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道全堂”传奇
《赫鲁晓夫全传》
《浮沉》
我国古代时的阅兵
图片新闻
李书建的“菜根意识”
北京诱惑
粗碗螺蛳细碗蚬子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我国古代时的阅兵

我国古代时的阅兵

刘开生

今年10月1日,将迎来新中国诞生60周年纪念日。届时,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阅兵活动。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阅兵发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的前夕。当时,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为了向江南发展,曾在现今河南省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在那次盛会上,士兵们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这不仅是一种祭天的仪式,还表达了对南方各部落首领的欢迎。

春秋时期,阅兵活动开始频繁起来。最初的阅兵是以打猎方式进行的。军队列好阵势,最高统治者或长官在阵前先用弓箭射猎禽兽,然后检阅部队。当时,人们把这种活动叫做“搜”(意为春天里打猎)。以后,又发展为定期检阅军队或战车。检阅步兵每年一次称作“搜”,检阅战车三年一次称作“大阅”,检阅步兵和战车五年一次称作“大搜”。封建统治者如此定期阅兵,其用意除了检查兵员装备情况外,主要还在于向百姓示威。如春秋时晋文公认为“民未知礼(威仪),未生其恭”,于是乎“大搜以示之礼”。另外,还有在战前或战斗间隙进行的不定期的阅兵,称“观兵”或“观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在战前鼓舞士气外,更主要的则是为了向敌方示威。

阅兵这一名称,准确地说是从汉代才被正式叫起来的。在汉代,定期的阅兵活动常与立秋之日的“祭兽”活动一起进行,其中还要增加一些打斗的内容。以后,各个建朝时间较长的朝代都有类似汉代定期或不定期的阅兵活动。

清代时,按清朝典制,皇帝每三年在南苑举行一次大阅兵礼。清代宫廷画家金昆等人奉命所绘的《八旗阅阵图》里,对乾隆皇帝南苑大阅兵的盛况作了形象逼真的记载。八旗将士各着红黄蓝白等本旗阅兵礼服分阵排列,号角高扬,军旗猎猎,一眼望不到尽头,其场面极为壮观,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场面宏大、威武雄壮的乾隆阅兵图。清史档案记载:“上(指乾隆皇帝)躬御甲胄,乘马出,试射,连发七矢,皆中的。兵部堂官奏请阅阵,上亲阅队伍,兵部堂官前引,总理大臣、满洲大学士、内大臣侍卫前引后扈,皆擐甲乘马”。《大阅图》共分为“幸营”、“列阵”、“阅阵”和“行阵”四卷。真实描绘了乾隆帝亲临军营检阅的盛况。尤其是《阅阵》,图中所画人物不少于1.6万人,每个人都面貌分明,衣着装饰,车马枪炮,仪仗旗鼓等均描绘精细,画面用色艳丽鲜明,乾隆被绘于画面的核心位置,戴盔披甲,全副戎装,骑于马上,英姿勃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