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道全堂”传奇
《赫鲁晓夫全传》
《浮沉》
我国古代时的阅兵
图片新闻
李书建的“菜根意识”
北京诱惑
粗碗螺蛳细碗蚬子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粗碗螺蛳细碗蚬子

粗碗螺蛳细碗蚬子

陶方宣

南方水乡长大的孩子,不可能没吃过螺蛳与蚬子,我们小时候饭桌上常常有两道菜:粗碗螺蛳细碗蚬子,为什么盛螺蛳与蚬子要分粗碗与细碗?说不上什么原因,仅仅因为是习惯。

汪曾祺说:“螺蛳处处有之,我们家乡清明吃螺蛳,谓可以明目。用五香煮熟螺蛳,分给孩子,一人半碗,由他们自己用竹签挑着吃。”五香螺蛳是最常见的食法,我没做过,大体是螺蛳置清水中吐污,然后放生姜桂皮八角卤煮入味。煮成后的五香螺蛳,滋味鲜辣、食法有趣:在黄昏街头小摊子上,杨花随风初春暴热,打赤膊或穿沙滩裤没人说你,一手抓螺蛳,一手执扎啤,牛皮吹在兴头上,撮起螺蛳猛吸一口,然后仰脸灌一杯扎啤,爽歪歪呀一乡下从来不食五香螺蛳,让贱如草芥的螺蛳如此隆重登场,似乎也不值得,螺蛳肉只配炒春韭,也只能炒春韭——就是唐诗中“夜雨剪春韭”的韭,“好雨知时节”,这也是唐诗中说的,一夜春雨贵如油,一场雨后,嫩韭菜在田畦上长疯了,正好上市。而螺蛳几乎布满秧田与池塘,透过新涨起的春水,可看见一只只螺蛳像小小的宝塔,背负着长长的青苔,拖着一条弯弯的泥迹在水底蠕动,有时候它也会爬到荷叶上。螺蛳肉炒春韭是美食上的绝配,新韭菜嫩如水,螺蛳肉似胶饴,油锅爆炒后加入猪油调和,再配一碗柴灶煮成的粳米饭,你便会觉得,乡下人的日子,其实远比城里人幸福。

说到螺蛳不能不提蚬子,汪曾祺说:“蚬子是我所见过的贝类里最小的了,只有一粒瓜子大。蚬子是剥了壳卖的,剥蚬子的人家附近堆了好多蚬子壳,像一个坟头。蚬子炒韭菜,很下饭。这种东西非常便宜,为小户人家的恩物。”蚬子与螺蛳食法相同,也是炒韭子。不同的是,螺蛳是在水下摸来的,而蚬子一般长在荷叶的反面或河蚌壳上,是寄生的贝类。汪曾祺认为蚬子炒韭菜很下饭,是小户人家的恩物——确实如此,再穷苦的人家,也能吃到蚬子,池塘边多的是,用手在荷叶上捋一下,便是满满一把蚬子,顺手在菜园里割一把春韭,一日三餐就过得有滋有味。在我们老家,冬日有一道菜叫蚬子冻——将河蚌身上附着的蚬子刮下来,煮成白如奶的浓汤,捞出细壳放过一夜,便成蚬子冻,洒一撮青蒜,倒一匙米醋,蚬子冻是佐粥送饭的妙物,穷人有了它,日子便不再清苦。螺蛳与蚬子之所以摸也摸不完、捋也捋不尽,好像就是因为穷人的日子需要它们来陪伴。

写这篇文章时正值春天,春雨在窗外扯得像粉丝一样,很想在这样的时节撑一把油纸伞回到我江南乡下,穿过菜花、踱过板桥,走进爬满豆秧的柴篱笆,桌上一定有两道菜在等我,粗碗的是螺蛳,细腕的是蚬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