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徐克
开拍《狄仁杰》
养心才是大智慧
中原大舞台
高墙内响起梆子腔
豫剧名家送戏进村
省青少年羽毛球公开赛
昨日收拍
全国软式网球冠军赛
在郑落幕
《风中少林》扬帆闯世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情动人 以舞感人 以技惊人
《风中少林》扬帆闯世界
打造精品 走向海外扬帆远航 续写奇迹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章均赛(后排右五)及夫人(后排右四)与演职员合影
剧场内座无虚席

■本报记者 李笑梅 左丽慧 文/图

“演出33场、转战3个城市、历时40多天,澳洲巡演对于《风中少林》及郑州歌舞剧院来说意义非凡。”从澳洲归来已有两个月,昨日,郑州市文化局副局长、郑州歌舞剧院院长张向荣重提巡演,深有体会地说:“只有拥有精品剧目,才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也只有经受住市场考验了,才能走得更远。”

主演张思蕊

在澳备受关注

澳洲巡演 盛况空前

今年1月28日,大年初三,浓浓的节日气氛弥漫神州大地。与此同时,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在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热烈的欢呼声中,郑州歌舞剧院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澳洲巡演首场演出在堪培拉剧场圆满落幕,这也标志着《风中少林》开始走上商业化运作的国际大舞台。

此次澳洲巡演,《风中少林》分别在堪培拉、墨尔本、悉尼3个城市巡回演出33场,历时40余天,这是我国文艺团体大型剧目赴澳商演场数最多的一次。而且,《风中少林》在澳演出的平均上座率达到85%以上,可以说,得到了澳洲观众的认可和欢迎。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章均赛观看首场演出后,赞扬“《风中少林 》以武术、舞蹈为语言,把中国文化大力地推到了海外,促进了中澳文化交流”,他高兴地说:“我在海外常驻20年,这是第一次看到来自中国的剧目观众如此爆满,掌声如此热烈。”

曾经造访郑州、在嵩岳少林留下足迹的澳大利亚文化遗产专家茱丽叶·拉姆齐观看《风中少林 》后,专门致信向演职人员表示感谢。她在信中表示:对于澳大利亚来说,能够看到中国传统少林文化的杰出技巧,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好莱坞影星拉塞尔·克劳前经纪人、澳大利亚著名制作人Martin Bedford在堪培拉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风中少林》赞不绝口。他说,舞剧《风中少林》是他看过的来自中国的最好演出,无论是制作、舞美,还是演员表演,都无可挑剔。这个剧目他已多次看过,每次都会看到新的变化,在他看来,这个剧目在世界任何地方都会被观众接受。

“这样大规模、多场次的境外演出,对剧院今后的创作演出、开拓海外市场有着直接的帮助。”郑州歌舞剧院副院长仇华说,澳洲巡演期间,他们每场演出必看,在剧场观察观众反应、听取观众评价,为今后在国际上走得更远汲取经验、积蓄力量。

打造精品 走向海外

2004年,在文化产业化浪潮的推动之下,郑州歌舞剧院宣告诞生。随后即以“少林文化”这一极具中国、中原特色的经典文化为内涵,以“武、舞结合”的崭新舞台表现形式,创作出《风中少林》这部独具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舞剧。

5年来,这部被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赞为“以情动人、以舞感人、以技惊人”的原创舞剧,不仅演遍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还走出国门走向海外,在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演出并引发当地轰动性观剧热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演出。可以说,郑州歌舞剧院以《风中少林》为代表作,在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在国际上树立中国文化品牌的探索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还是在堪培拉。中国驻澳大使馆文化处文化参赞李鸿观看舞剧《风中少林》后感慨道: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必须走商业演出的道路。每年来澳大利亚演出的中国剧目有一二十个,但很多演出只是走进了人家的演出场地,并没有真正地走进观众。而《风中少林》是以商演的形式走进了澳洲、走进了市民,并引起了当地主流社会、主流媒体的强烈关注。她说:“《风中少林》赴澳巡演是一次有标志性意义的尝试。这种勇气和胆识、这种战略眼光是很值得赞赏的。”

舞剧《风中少林》获得国外观众认可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这部作品能让国外观众“看得懂”。张向荣告诉记者,《风中少林》问世以来,在内地40多个城市连演数百场而不衰,并先后实现了香港行、澳门行、台湾行,以及新加坡行、澳洲行,为了适应不同地区观众和剧场的需求,《风中少林》在演出过程中一直在不停地修改和调整。

赴澳大利亚巡演前,歌舞剧院专门请来外国专家审看剧目,并结合西方人的眼光对舞剧的形式作出了相应调整,增加了国外观众喜欢的武术表演内容,同时还特别邀请少林寺俗家弟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乙拳”传人张勋华作为特聘演员加盟舞剧演出,亲自上台表演,并增加了与观众互动的环节。澳洲巡演期间,每逢中场休息或演出结束时,张勋华就为观众悬诊、把脉、诊疗,让他们亲身体验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魅力,增加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风中少林》把舞蹈与武术、现代元素与传统故事、世界流行艺术形式与河南地域文化以及舞美、灯光、音效等多种手段完美地结合起来,演绎了少林功夫中最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禅、武、医’精髓,这也是它所到之处能够大受欢迎的原因。”张向荣说。

扬帆远航 续写奇迹

今年4月21日、22日,郑州歌舞剧院携第二部原创舞剧《云水洛神》在国家大剧院高调亮相。该剧以不同于《风中少林》阳刚之美的阴柔,完美再现了一个关于中国美神的、流传千年的、具有浓郁中原特色的神话传说,再次令首都观众耳目一新。至此,郑州歌舞剧院短短5年时间内连续创作出《风中少林》、《云水洛神》、《清明上河图》(青春版)三部优秀大剧,以一院三剧的资源优势跃居全国知名文艺团体行列,剧目生产和剧目演出都取得了良好业绩,成为郑州文化强市建设的生力军。

“剧院在建院之初就着眼机制创新,精品意识和市场意识贯穿始终,一步步走上通往世界的文化产业之路。”张向荣表示,剧院坚持演艺精品化、市场化,已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风中少林》囊括国内“荷花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十大精品剧目”等大奖,在国内外演出数百场,收入近2000万元。目前,郑州歌舞剧院正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演艺机构商谈演出意向。

正如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所说,“有了郑州歌舞剧院,郑州的文化产业就有了一条驶向世界的船。”《风中少林》大胆尝试,摆脱了多年来中国演艺产品“为他人做嫁衣”、为国外制作公司节目当“零配件”的尴尬境地,迈出了树立自身品牌的可喜步伐——这种勇气和胆识,必将延续中国文化品牌飘香海外的新奇迹……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