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个女孩的忏悔
与一个群体的孤独
亲民应体现在哪里
漫画:征婚非公务员免谈
是谁给了教育以罚代管的权力
唤醒政府网站首先
要唤醒政府服务意识
莫非读书改变命运
不如权力成就命运
揭秘“测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个女孩的忏悔
与一个群体的孤独

一个女孩的忏悔

与一个群体的孤独

“我爱我的父母,我不会再嫌弃你们穿得差,不会嫌弃你们做过清洁工,因为我现在真的明白了,你们是最好的父母……在母亲节要来的时候,我真的希望能时光倒流,能让妈妈皱纹少一点。”近日,在不少网站论坛上,流传着一个重庆女孩发千封邮件向陌生人忏悔的帖子,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现代快报》5月6日)

重庆女孩的忏悔,让我感慨良多。古人云,“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如今现实生活中“儿嫌母丑”的事情却不是什么新鲜事。前不久就有媒体报道说,某地某校一高中生告诉下岗的贫困母亲,要她去开家长会时,必须把自己打扮得时尚一些,免得给自己丢人。每每此类事件爆出,舆论都会谴责当事人心态扭曲、缺乏感恩意识和责任感,云云。但请恕我直言,“儿嫌母丑”或许折射出某种虚荣,但这却并不是贫困者(很多是青少年人)不能直面贫穷的主要原因。

不知曾几何时,扫垃圾、清洁工、环卫工、保姆已经名正言顺地成为穷人们的“专利”,与蓬头垢面、衣着不整以及廉价的衣服等“相提并论”——在很多时候,多数人或许并不歧视穷人,但眼光里除了一丝人性的悲悯之外,更多的是麻木冷漠和下意识地隔离。换言之,人们可能不会对一个环卫工人恶言相加,但却有无形的“自豪感”,更不期望与之产生任何“交际”。这是一种隐形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社会性偏见,烙印相当深刻。而这种来自于社会的“排斥与偏见”,对一些心理承受力不高的青少年而言,无疑是一种沉重的心理“负荷”——如重庆女孩一般,在饭店里在朋友面前遇到做清洁工的母亲,她没有勇气相认。

所谓命运即是一个词,又是两个字。把命运拆开来看,一个是“命”,与生俱来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事情,譬如贫寒的家庭和贫困的父母;而另一个则是“运”,理论上说可以通过自我奋斗去加以改变。尽管改变“运”的穷人成功案例不少,但导入现实的语境来看,穷人对于“运”的期盼和努力,却遭遇着制度性和社会化的种种消解,从下层向上层的流动机会很少很艰难,成功率非常低。故而,一方面穷人不甘于贫困的命运,但另一方面却不能不接受底层人渐渐固化的无情现实——面对富人或是相对富人较高的生存状态,面对有意或无意的“偏见”,穷人日益愤懑,也日益产生被抛弃和被放逐的孤独感——而“儿嫌母丑”不过是这种复杂心态的某种反衬罢了。 陈一舟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