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大地震周年纪念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汶川礼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汶川礼赞

本报编辑部

“5·12”,风吹过,雨打过,这是个让我们永远难忘的日子。“5·12”,瞬间定格恒久,血脉创造奇迹,这是个让我们时刻铭记的日子。“5·12”,是我们的生死相依,是我们的不离不弃,是你的呼喊,是我的应唤,是千千万万人的长久牵手,是涌动在我们血液里的永恒情感。

经历过那次震惊世界的自然浩劫,当我们抹去泪水,当我们擦干血迹,当我们用日日夜夜抚平伤痛,当我们在一年后的今天笑面苦难,汶川,已经成为一个在连片废墟上重建美好家园的精神符号,成为一个守望相助、坚定重生的文化符号。

今天,我们怀着虔诚和感恩,礼赞汶川!

礼赞汶川,就是礼赞历经生死苦难而坚强奋争的川陕甘地震灾区人民。是的,我们有对生命意义的朴素认知,我们曾经在大难突降时的生死两望中痛彻心扉。是的,正是在一种生命信念的支持下,灾区的人们才能在亲人痛失、家园尽毁的巨恸中坚强挺立,顽强重生。是的,生命高于一切,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如灯一样映照着人人的生命,所有生命存在于一个共同体之中,在与死神抢夺生命时,生命是顽强的意志、集体的意志,生命的团结是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动力。我们礼赞汶川,就是礼赞生命。所有参与抗震救灾的人们,以一种生动的实践,把以人为本理念的阐释推向了一个新的标高。抗御灾害的生命,构成一部现代启示录,它不仅启示现在,还昭示未来。

礼赞汶川,就是礼赞为灾区重建而殚精竭虑的所有社会人群;礼赞汶川,就是礼赞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亲爱祖国和坚韧自强的中华民族精神。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国行动,是亿万中国人的爱国行动。“我们都是汶川人”,是我们精神的升华,是我们大爱的基点,是我们身份的确认。四面八方的大爱跨越时空,赶赴灾区,是爱拉近了我们与灾区之间的距离,是爱的双手筑成了灾区人民返回心灵家园的路基。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愈挫愈奋,愈挫愈强,靠的就是这种灾区人民身上体现出的坚忍不拔的群体精神,靠的就是任何困难都打不倒压不垮的不屈不挠民族精神。

礼赞汶川,就是礼赞华人世界和全球同此凉热的人们。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在全球化的今日,我们同地球村所有村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山相隔,水相阻,却阻隔不断全世界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情义,挡不住五大洲的人们传递过来的款款爱心。我们共同举起的手、挥动的手、相牵的手,我们与世界的沟通、交流,是至美人性的见证,是至真人道的见证,是人类普世价值的见证。我们礼赞汶川,就要礼赞这全人类共有的生命价值和互助精神。我助人人,才能人人助我。在巨大的不可逆转的自然灾难面前,我们所抱定的无私相助的理念,彰显了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礼赞汶川,就是礼赞郑州责任,礼赞郑州的有力担当。郑州责任,有坚实的依托;郑州力量,有牢固的保证。什么是郑州责任,什么是郑州担当,我们用一个个行动做出了生动诠释。我们将灾区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他们的痛苦,我们感同身受,担起郑州责任,释放郑州的爱心力量,使我们与灾区人民手相牵,心相连。有了义不容辞的郑州责任,就有了全市人民支援汶川灾区的全力以赴:我们在救灾的“第一时间”迅速行动,向灾区人民施以援手,不惜人力物力;从救灾物资的生产、运输、安装,从过渡安置房建设,到灾区伤员救治、灾区学生就学,万万千千的郑州人向灾区人民奉上了最诚挚的情义;支援灾区人民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我们倾尽全力。郑州责任和郑州力量,所尽力诠释的是全国人民齐心凝聚的抗震救灾精神。这种责任和力量,还将激励我们与灾区人民携手前行,走向风雨之后的彩虹,走向大爱演绎的传奇。

生死不离,每一丝的希望才会在人们的心头聚集。痛过哭过,我们总能迎着太阳在苏醒的土地上送走哀伤,我们在重建家园中信心满满,我们在心手相牵中走向阳光。为灾区的人民祈福、为光荣的明天祈福,我们在感恩中,在感悟中,在对新生活的礼赞声中,展开我们文明、和谐之梦,展开我们伟大民族的文化复兴之梦。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