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立 刘 招 安群英 刘玉娟 陈亚洲 高 凯 李 颖 实习生 刘小佩
① 昨晚8时,2000多名市民手系黄丝带,在二七广场点燃蜡烛为灾区祝福。近千支蜡烛围成的心形中间系“5·12”字样,默哀3分钟后,网友和市民同唱《歌唱祖国》,以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祝福。
本报记者 李 焱 摄
② 昨日,郑州轻工业学院展出了为“5·12”地震一周年设计的专题板报。
本报记者 宋 晔 摄
③ 昨日14时28分,伴随祥瑞钟声在巩义石窟寺敲响,该景区全体员工开始为“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默哀,并在108声悠远的钟声中默默祈福灾区明天会更好。 本报记者 成 燕 摄
④ 为增强中小学生防灾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昨日,金水区龙子湖办事处请来消防战士,组织辖区中小学生进行地震灾害逃生演练,教学生们怎样应对突发事件和使用应急装备。
本报记者 高 凯 摄
⑤ 昨日是第98届国际护士节,河南省职工医院活动室烛光闪闪,该院护士点燃为灾区祈福的蜡烛,用服务竞赛的方式“过节”。 本报记者 王 影 摄
⑥ 昨日,市区举办的防震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人们纷纷折叠千纸鹤祝福灾区。 本报记者 汪静文 摄
昨日14时30分,在中原区绿东村卧龙社区8号院17号楼,社区组织辖区居民观看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电视直播,不少群众任泪水长流。
连日来,我市举办各种纪念活动,祭奠“5·12”大地震遇难者,祈福灾区,祈福中国。
“生命墙”上贴满祝福
惠济区老鸦陈办事处薛刚村小学里的“生命墙”感动着围观者,墙上贴满了孩子们送给四川灾区的祝福。
迎宾路办事处在辖区综合市场、大学城、村头等场所,通过悬挂条幅、展出宣传版面等形式宣传讲解灾害常识、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
避险演练悼念同胞
学生逃生演习、给居民讲解有关地震的科普知识……昨日,中原区地震局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昨日,秦岭路小学1280名学生举行了逃生演习,演习结束后,全校师生默哀3分钟,向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致哀。上街区新建小学全体师生通过降半旗和默哀的方式,悼念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
烛光祈福遥寄哀思
“汶川地震一周年了,全国人民支持汶川建设的心情没有改变,大家现在依然关注着汶川,关注着灾区人民,相信灾区人民一定能过上好日子。”市民崔先生说。
“虽然远在郑州,但我们和灾区人民心连心。”为了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思,昨日,金水区南航社区的居民们自发将点燃的蜡烛摆放成心形,为灾区人民祈福。
无偿献血奉献爱心
昨日,在京广路办事处冯春社区,二七区红十字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凝聚人道力量、共建和谐社区”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活动,社区群众纷纷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以此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爱。
地震图片公园展出
金水区杜岭街道“红色家园·金阳光”志愿者服务队在人民路三角公园举办“汶川地震一周年图片回顾展”,号召辖区居民共同为灾区祈福。工作人员将500多幅图片摆放在花坛上,为参观者制作了一场支援汶川的“回顾片”。
挥毫泼墨爱洒灾区
昨日,在郑州举行的纪念“5·12”知名书画家作品义写的捐赠现场,来自文艺界的多位河南籍书画家挥毫泼墨,现场创作,用翰墨丹青向灾区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活动发起者、著名书画家雷鸣东当场挥毫写下了“大爱无疆”等作品,他对记者说:“今天这个日子是悲情的,但拥有了博大的胸怀,便能承载人间大爱,希望灾区人民更坚强。”
参加昨日书画笔会的书画家还有王一丁、李松森、程国强等。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全部捐赠给市红十字会,支持四川灾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