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官员学习风水的动力源自害怕
路不拾遗
读书与不读书的思维逻辑
乡镇干部“四件宝”不能丢
在摸索中前行的郑州农民专业合作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在摸索中前行的郑州农民专业合作社
资源整合引发合作社抱团发展 合作社联合发展成为趋势 如何在摸索中探明发展方向
小猪在干净的猪舍内进食
工作人员在为猪舍消毒降温

本报记者 梁 晓 文/ 图

核心提示

2005年,我市成立了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从那一刻起,一部分农民开始摆脱原始的农民形象,不再每天呆在烈日下守护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市场经济给了他们更好的发展空间,致富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个遥远的梦。2008年4月,荥阳市联合养猪专业合作社成立,加入合作社的农民们想要向市场经济要更多的利益,他们选择了抱团经营。历经4年,我们该如何认识郑州市的合作社发展历程呢?合作社到底带给农民朋友什么样的变化呢?

专业合作社造就新型农民

荥阳一家养猪专业合作社内,3000头大肥猪安逸地躺在各自的“房间”内,工作人员正在为它们的“房间”喷药消毒,合作社的主人——农民鲁百顺在一旁惬意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2005年之前,家住荥阳市广武镇孙寨村的孙双喜一家,每年就靠着自己家的3亩地种粮食换钱。“那时候,我们全家每年的收入不到3000元,还有两个孩子要上学,家里一分闲钱都没有。”他说,2005年他申请加入养猪合作社,第一年他只养了10头,“头一年我就挣了将近1万多元钱。”现在,他的猪舍内存栏生猪100余头,年销售250头,年收入可以达到6万多元。“我感觉我现在不像个农民,倒像个老板。”他笑着说。

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农民着实增加了经济收入,得到了实惠。那么,到底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我市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又如何呢?

市农业局农林经济管理处处长王文宏告诉记者:“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从事同类或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按照相关的章程、制度组成的一种合作性的经济组织。在我国,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当前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在市场上,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单个农民处于弱势,而合作社可以将农民组织起来,弥补市场的这种不平衡。”她说,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始于2005年,到现在为止也是处在摸索前行的阶段,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制度”,该制度被农业部称为“郑州模式”。

据了解,目前,我市合作社总数达到512个,涵盖了种植、畜牧、水产、农机服务及其他行业,合作社成员总数达到了4.86万个,9.25万户农民转变为新型农民。

资源整合引发合作社抱团发展

省农科院一位长期关注郑州市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专家告诉记者,郑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速度虽然比较快,但总体来讲,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规模都比较小。这样,就容易造成在抵御病害、不公平竞争上处于弱势,从而为农民增收增大阻力。只有加强合作社的产业化运作,扩大合作社规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为自己争取到有利的位置。

如何才能加强合作社的产业化运作?如何增强合作社对风险的应对能力?我市成立的全省首家联合合作社——荥阳市联合养猪合作社,也许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荥阳市联合养猪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4月20日,距今已经一年多了。该联合合作社理事长鲁百顺说:“2005年,我自己创办了一个养猪专业合作社, 2007年时每年出栏的生猪已经可以达到1000余头。当时,我自认为自己的生产规模已经不小了,就独自去找双汇集团谈生猪收购的事情。没想到人家一听我的情况,就说我的生产规模太小,根本不愿意跟我合作。”他告诉记者,不仅如此,2007年流行高热病,死了不少猪,因为损失惨重,不少合作社都关门了。

鲁百顺告诉记者,由于上述原因他看到了单一合作社的弱势,开始与其他合作社的理事长谋划抱团经营。“我们当时想着就是把我们这些单一的合作社有效地联合起来。”王文宏告诉记者,联合合作社是将单一的合作社进行资源整合后,形成的一种新兴事物,是合作社发展的一种升级。目前,在全省范围内只此一家。

联合合作社的产生,为合作社的产业化运作以及养殖户规避风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社员靖海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我们集体购买的饲料一吨比入社前便宜了200元,仅此一项就可以使一头猪的成本下降将近80元。”另外,联合社成立后,与河南双汇肉联厂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天向双汇供应无公害生猪200余头,生猪销售价格由原来的每公斤13.4元升至13.8元。

2008年10月份,社员马海松所养生猪受高热病的影响,损失生猪270头。为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联合社积极组织各成员合作社对生猪集体注射疫苗,并要求各合作社使用EM制剂及防蚊蝇药,彻底解决猪场周围臭气弥漫的现象,控制了猪病流行。

据了解,目前该联合养猪专业合作社已经由最初的11个成员合作社,发展到了现在包括20个养猪专业合作社、2个种猪场、5个饲料厂、1个养殖机械厂、5个屠宰厂、6个生猪运销户和1个沼气合作社成员在内的40家成员单位。共带动养殖户1064家, 存栏生猪6.85万头,2008年销售生猪8.24万头,实现销售收入6874万元,销售利润1648万元;购进豆粕6490吨,每吨为社员返利10元,购进预混料1440吨,每吨为社员优惠400元,节约支出5.76万元,全年为社员节约支出12.25万元,合作社成立以来共销售生猪10.85万头,每头为社员返利10元,为社员增收108.5万元。

合作社联合发展成为趋势

其实,联合合作社的组织模式在全国出现可以追溯到2007年12月20日。当时,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源地之一——浙江省台州市的55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纷纷联合抱团,按县域组建了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无独有偶,2007年7月17日,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2009年5月4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成立永兴葡萄专业合作联社。

目前,我省驻马店市正在筹划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省农科院专家告诉记者,当前社会越来越市场化,合作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合作社的出现是要解决单个农民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无论是联合合作社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产生,是要解决单个的合作社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中处于的劣势,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民增收。合作社联合发展,将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大趋势。

如何在摸索中探明发展方向

虽然合作社联合发展将成为一种趋势,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成熟的发展模式供我们参考。那么,郑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如何在摸索中探明方向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许外省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打开一扇窗。

据了解,目前台州一些上规模、有品牌的合作社联合会已不满足于在家门口叫卖,而把触角伸向了产品销售终端。温岭箬横西瓜合作社先后在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的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营销网点,在广州、无锡、宁波等地专门开设自己品牌的西瓜专卖店,上盘西兰花合作社在全国有130多家营销店,涌泉镇忘不了柑橘合作社也实现了全国联网销售,仅在杭州就有35家分店……

不难看出,台州市合作社联合会在发展中不仅注意到了品牌效应,而且建立起了全国性的销售网络。反观荥阳市联合养猪专业合作社,鲁百顺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申请注册商标的计划。”在讲究品牌效应的今天,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无疑给合作社的发展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前郑州的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合作社总体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服务领域不广,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有的合作社之间还互相打架、步调不一,需要按照合作化的思路,组建合作社行业组织,来统一协调合作社。此外,如果想要让合作模式得到持续有效地发展,现有的合作社不能只注重眼前的短期效益,必须有效地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效应。

其实,资金问题是合作社发展的最大拦路虎。记者从市政府了解到,根据政府的安排,已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全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规划,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应当给予扶持。另外,根据金融信贷支持的相关政策要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信贷支农重点。

“原来很多农民朋友不愿意加入合作社或者社员不愿意扩大规模加入联合社,主要是由于资金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随着农民贷款政策的逐步放开,我相信,这种状况能够得到极大地改善。”王文宏高兴地说。

毕竟我们的合作社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它将如何华丽变身,如何让农民朋友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我们将拭目以待。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