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人性化管理的路径和方法
认同是消费行为的基础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以科学发展观统筹人大工作
坚持四个“第一” 推动发展新跨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人性化管理的路径和方法

当前,人性化管理在管理界风行一时,新闻部门亦不例外。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在报社推行人性化管理,笔者现就这方面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与探讨。

一、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对人性有一个基本认识。在现代化的管理中,人是最活跃、最重要,也是增量系数最不可估量的资源。进行人性化管理,这是趋势。人性化管理不是将“人性化”当作“人情化”,给下属买生日蛋糕,或出去“撮”一顿等。固然,这些可能都需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人性化管理指的是一种在整个企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员工人性要素,并充分发掘员工的潜能,从而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或经营效果的管理模式。在人性化管理的具体内容上,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制订员工的职业规划等。

二、人性化管理与人事工作的内在联系。应当承认,新闻单位和其他行业相比,是一个人才流动比较频繁的部门,尽管单位领导采取不少措施,但年年都有人才流失。因此要把人性管理贯穿于人事管理之中。只有给人才一个好的环境,在内部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才培育机制,才会对人才形成真正的吸引力,才会使单位内部已有的人才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在日常的人事管理工作中,我们在制定管理制度、干部选拔任用、业务职称评定等各项工作时都要具有人性化,这样做出来的方案才更为科学,而且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并推行。

三、在绩效考核中融入人性化管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个人潜能,许多新闻部门对编辑记者和行政管理人员都实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方式各有不同,如何选择考核指标也很有学问,须结合本单位与具体岗位实际情况。据了解,很多企业绩效考核的体系都很完善,但实施后却“流产”,主要原因是绩效考核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管理。只是简单地把考核结果公布,最后的结果人人认为不公平,个个都抱怨。在绩效考核中加强人性化管理,绩效考核的结果就会完全呈现出不同的结果。我们首先要进行绩效面谈,或由人力资源部与被考核对象之间进行,或由部门领导与被考核对象之间进行。面谈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员工说话,鼓励员工说话,并针对考核结果与员工进行真诚的沟通,帮助员工分析他工作中的优点与存在的不足,鼓励他们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在这个过程,员工遇有不理解之处,应给予其申诉的机会,让员工口服心服,满足其被尊重的需要。另外,在绩效指标的建立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人性化管理入手,绩效指标改由部门领导直接制订为领导制订征求员工的意见,并对员工的合理化意见作出反馈,要求员工在考核表上签字同意考核指标,则员工就能切实感受到报社对员工的尊重,减少考核的阻力。

四、发挥人性化管理在培育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传统的管理思想把培育人才简单地理解为对人的技术、技能、知识的培训,却忽视了对人才人性的改造;只强调教人怎样做事,却忽视了教人怎样做人。

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看问题,应当看到人性是可以优化、可以改造的。各级领导者和管理层首先自己要学会做人,要有成熟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才能造就一种人性化的文化理念,有做人的准则和价值观念,并用这些准则和价值观以各种方法来教育影响职工群众,使广大职工群众认同和接受这些准则和价值观,使人性得以改造。一个单位的领导者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善待自己的职工。领导尊重员工,与员工建立平等和信任的关系,这个单位才能不断创造好的工作业绩。

五、人性化管理能够更好地用好人才,人尽其才。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单位组织化与人才人性化的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单位组织中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又要在工作的一些基本方面建立起共同的行为模式。用好人才和人尽其才都必须充分地考虑人才的个性特点,给他提供一个合适其个性特点的工作环境,在不损害单位组织和其他人才的前提下,使其有可以灵活运用个性特征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的用人才能使人才的个性所受的压抑减到最小,才能使他的才能得到尽情发挥。

激励机制是能否用好人才和人尽其才的关键。人性化管理的最大特点是公平化、公正化。我们还应看到,人性化管理是双向的,不仅要报社对员工人性化,而且,员工也要对报社、对管理者人性化;同事之间也应该是人性化的。所以,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职工,都要将人性化理念渗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共建和谐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单位与职工的双赢,才能实现报社的快速发展。 荆 霞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