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白 鸽
话说闰五月
《接纳孩子》
车站儿童标高线的变迁
“小器”晚成
浮沉
明朝那些事儿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小器”晚成

齐 夫

“大器晚成”,是个很有名也历史很久远的成语,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做成器具。《老子》四十一章曰:“大方无隅,大器晚成。”汉人王充《论衡·状留》曰:“大器晚成,宝货难售也。”后引申为能完成大事业的人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和积累,所以成就较晚。古人姜子牙、庾信、曹雪芹,今人袁隆平、张中行,易中天,赵丽蓉,都是大器晚成的典范,年轻时默默无闻,平平淡淡,中老年后却横空出世,大放异彩,被传为一时美谈。

“小器”晚成——当然,词典上没这个成语,是我杜撰的,但社会上却有很多这样的人物。有的人天赋不高,才具有限,能力平平,注定难成“大器”,从事的又不是什么军国大事,但却“不放弃,不抛弃”,坚持数年,日积月累,到了人生的“夕阳红”,居然也能成为某一个方面的行家,在某种技艺上达到高峰,成为一个小范围内的名人。

“小器”晚成,不好引名人的例子,因为他们不管“早成”还是“晚成”,都是“大器”,和“小器”们不可同日而语。我所熟悉的一个盲人按摩师,可算是“小器”晚成的典型。他三十多岁就开始从事按摩治病,但技术平平,也没啥影响。后来他不断积累经验,四处拜师求艺,还参加了医学院的函授学习,到了50多岁时,他的技术就在按摩医院拔尖了,找他按摩的病人要排队,预约。60岁退休后,他办了个家庭按摩所,依旧是生意红火,病人络绎不绝。折磨我多年的腰腿疼病就是在他那里治好的。

我又掂量掂量自己,大约也能跻身于“小器”晚成的行列。我业余写作也有二三十年了,发表各类文字也有上百万了,写得头发白了,眼睛花了,腰也弯了,但还在文坛没啥影响,没有一本甚至一篇能传世的作品。“大器”这辈子肯定与我无缘了,这我是早有自知之明的,但如果说我写的那些东西一点意义都没有,一点影响都没有,连个“小器”也算不上,那我也不服气。前几天,我去单位里的小医院看病,挂号的小姑娘盯着我看了两眼说,我认识你,你就是那个写书的人。原来她在图书馆看过我出的书,据说“挺喜欢的,特有哲理”。能写点什么文章发表,又挺大年纪了,还小有名气,因为合乎这三条,所以我就不客气地自封为“小器”晚成了。

平心而论,现实生活中,“大器”什么时候都是少数,来之不易,因为这需要天赋、机会和艰苦的努力,超人的付出,而且需求也十分有限,“大器”太多了还真没地方摆置,弄不好就大材小用,白糟蹋了。倒是各种“小器”,譬如写写画画的雕虫小技,烹调、治病的末微技术,修修补补类的实用人才,和老百姓生活最接近,天天都离不了,社会也最需要,多多益善,如果不妄自菲薄,积年累月把技术练精了,手艺有了绝活,也就是说成了一招鲜的“小器”,那是最受欢迎的。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七八,可与人语无二三”,因而,虽然人人都希望自己成“大器”,但大多数肯定都不能心想事成。退一步说,成不了“大器”也别沮丧,那就争取成个“小器”。“大器”固有“大器”的辉煌,名扬四海,万众瞩目;“小器”也有“小器”的乐趣,实惠安定,与世无争。而且,甭管什么“器”,早成早好,晚成晚好,最怕的是一辈子“不成器”,酒囊饭袋,一堆废品,爹娘为他发愁,子女因他蒙羞,众人一提起他,咳,你说他呀,那是个不成器的东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