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我愿意每天步行上班”
能源短缺体验
市民纷纷响应
房子如何节能
专家教你几招
每人每天节约1度电
全市一年可省15亿
让节约成为
一种习惯
体验日河南省钱850万
郑州考察团
盛情邀浙商
6年后郑州年产汽车超百万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我愿意每天步行上班”
市直机关公务员绿色出行节能技术在我市全面推广公务车集中管理去年省60万全省公共机构一天省850万

“我愿意每天步行上班”

昨日上午,家在城东路的省委常委、秘书长曹维新,走了半个多小时到省委北院上班。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我倒是愿意每天步行上班,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他同时表示,节能减排是一项紧迫的、长期的艰巨任务,不能仅靠一次活动或者一天的体验来完成,还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保障。

走进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菊梅办公室,虽然昨日的最高气温34℃,但办公室的空调并没有开,窗户上的白色窗帘非常好看,王菊梅自豪地说:“机关的窗帘都是我们工作人员自己买布料缝的,节约了6000多元呢。”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乘坐88路公交车到工人路口后,又步行十多分钟到达办公楼上班,他表示:“今后,应提倡公务员不开车上下班,这样既节约能源,又锻炼身体,好处很多。”

市直机关公务员绿色出行

跟随“体验日”督导组,记者也体验到了许多平日看不到的情景——

市直机关南北院的停车场终于能轻松找到停车位,各单位的办公楼内都在醒目位置设置了体验日的提醒标志,所有办公楼的电梯间前均设有“6楼以下电梯停开”的标志。在16层高的市人大办公楼,许多上班的人们步行到7楼后,再乘坐电梯。

天气有点闷热,但每间办公室都没有启用空调设备。办公室除了几台电脑在工作,照明设施全部关闭。

记者在办公楼内碰到了许多步行上下班的工作人员。大家认为,公务员应当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做好表率。据统计,当日,我市市直机关共有5万多名公务员不开车上下班。

节能技术在我市全面推广

市直机关南院的综合楼建有能耗监测智能管理体系,能对水、电、气、暖等设施设备能耗状况实现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到了晚上,办公室的空调、饮水机等电器的总闸就会自行关闭。南院草坪上还建有中水回收系统,将生活废水、办公废水等收集起来,经过过滤和沉淀,用于浇灌花草和养鱼,每年可节约绿化用水4万余吨。

市人大办公楼中央空调的开关都进行了技术改造,夏天最低也只能调至26℃,一天节约近2000元。

市直机关南北院共安装26盏太阳能路灯,一年可以节电1.2万度。

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人说,我市还利用政府资金700余万元购置高效节能灯具20余万套,目前安装工作正在分步进行,到今年年底,市直机关各单位高效节能灯具的使用率将达100%。

公务车集中管理去年省60万

目前,我市一些单位的会议室,都统一使用瓷杯,用过后,消毒循环使用,不再使用一次性纸杯。各部门统一配发吸水钢笔,不再使用一次性水笔。同时,对机关大中型客车和车辆实施统一管理,建立单车行车档案,实施一车一卡加油和维修审批,公务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停开一天。

据统计,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12月初,我市车辆集中管理已节约经费60多万元。

全省公共机构一天省850万

根据省委、省政府省直机关事务局的统计,昨日一天,全省公共机构共省电费263.45万元,节约水费77.074万元,节约用油91.82万升,合505.9106万元。总计节省846.4万余元。

从郑州市的情况看,据粗略统计,全市市直机关共停开公务车7500辆,节约用油37500升,节约用电6万度,节约资金15万元左右。

本报记者 潘 燕 李 娜 覃岩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