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吸血鬼”8月首次登陆中国
中超联赛周六重燃战火
建业坐镇航体智斗亚泰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推出新“一报两刊”
释永信受聘河大名誉教授
感知“埋藏在地下的商王朝”
魔术主场险胜湖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平民百姓走进安阳殷墟考古发掘现场
感知“埋藏在地下的商王朝”
一座墓能认识一个王朝?公众代表唏嘘不已公众考古才刚起步

考古发掘在普通人心中一直都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昨日,这层神秘的面纱在河南安阳被撩开:来自河南、北京、上海等地的工人、学生、企业家等65名社会各界公众代表,10日走进世界文化遗产——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处商朝晚期墓葬的考古发掘现场,亲手触摸、感知“埋藏在地下的商王朝”。

零距离接触商代贵族墓葬

不久前,安阳市准备在殷墟宫殿宗庙区西南部建设体育运动学校,而建设之前必须先由文物部门进行文物钻探,于是今年5月中旬,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带领人马来到此地。经过近一个月的发掘,一座长方形墓葬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墓葬呈东西走向,东部有较短的台阶式墓道,长4.4米,宽度在2米至2.6米,墓葬的深度则达到5.7米,二层台高1.05米。

这就是昨日上午,来自全国的65名公众代表和十余位专家触摸感知的墓葬。考古专家们解剖了它的棺椁,墓中的随葬品清晰可见:铜锈斑斑的尊、觚、爵、鼎等青铜礼器,散落的青铜戈、矛、弓形车马器和銎斧,以及陶器、玉器等。里面两只殉葬狗的尸骨清晰可辨。

现场,专家向公众代表解说了这座商代贵族墓葬的形制、规模以及精美的铜器、玉器等随葬品的出土。唐际根说:“墓葬距今约3200年,而且是殷墟上万座墓葬中唯一一座未被盗掘的带墓道的墓葬,墓主人应该是一方诸侯,是贵族。眼下大墓还没有完全开启,仅仅是其中一部分珍贵文物重现天日。”

一座墓能认识一个王朝?

在考古发掘工地现场,很多公众代表对出土的文物等细节性的东西非常感兴趣,而唐际根却说,关注文物只是最基本的东西,要用心去想文物背后的故事。一个墓葬好比是一个“针眼”,透过这个“针眼”可以看到商朝的一部分。

唐际根解说:“比如该墓中有銎斧的出现,说明墓主人可能与北方草原民族有着某种关系,而车马器可能跟西方文明有关。墓葬的方向也跟一般的商代墓葬有着明显不同。这些现象直观地告诉我们,当时的文化非常多元。”唐际根不失时机地向公众代表提出问题:信不信,通过一座墓葬可以认识一个王朝。你们想一想,你能从这座墓葬看到什么?

看到大家众说纷纭的答案,唐际根解答:“这座墓葬昭示了当时的商王朝是充满了创造力和活力,商王朝最终的灭亡,有人说因为一个女人,有人说是姜子牙率兵攻入,这些都是浅层次的,根本原因是它文化多元性的丧失。因为到了商代即将灭亡的年代,几乎所有墓葬出土的东西都一个样,说明社会已经没有了活力,自然离灭亡不远了。”

昨日上午,在专家们的引领和通俗解读下,公众代表们还参观了殷墟博物馆及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公众代表唏嘘不已

因为考古发掘一直被视为是块神秘的“禁区”,因此,昨日来到现场观摩的公众代表显得格外兴奋,拿出相机不停拍摄,认真记录着专家的讲解内容,甚至有不少人用手捧起脚下刚挖掘出的黄土……

来自中央美院艺术管理系研究班的姜黎黎激动地对记者说:“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来到考古现场观摩,以前对安阳的印象只是停留在教科书上,殷墟、甲骨文还有妇好这位巾帼英雄,看了墓葬,听了专家的讲解,这些历史留给我的记忆片段一下子清晰地连接了起来。好比3000年前的商王朝栩栩如生在向我展示他们的生活。”

上海宽诚文化公司的高晓民一连用了几个“震撼”来向记者表达他的心情:“我们总说5000年灿烂的中华文明,至于如何灿烂以及灿烂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人们更多的抱着敬畏之心却不感觉亲切,这样的公众考古活动,把过去少数专家才能接触到的神秘之地向公众开放,带动更多人关注考古,关注中华文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与高晓民同行的凌秋燕表示:有了直观感受,听了专家讲解,让普通人了解考古的价值所在,这样会促使公众自觉地去保护好祖先的文化遗产。

公众考古才刚起步

“这是我国国家级考古机构首次组织的大规模公众考古活动,旨在增进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副主任刘国祥对记者说,“80多年前,中国现代考古学在殷墟起步,我们的公众考古活动也选择了在这里起步。”

这项名为“实地版《中国历史》之埋藏在地下的商王朝”公众考古活动,是河南省文物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迎接我国第4个“文化遗产日”联合推出的。活动在安阳启动后,还将陆续推出史前中原、王国崛起、周公“解梦”、大汉史迹、何处寻曹操、魏晋风情、尘封的大宋等系列公众考古活动,普通公众均可报名参加。

本报安阳专电

记者 李 颖 文 唐 强 图

上图:公众参与的大墓挖掘现场。

下图:保护完好的殷墟博物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