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史海拾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真实的段子
多亏有一个假想敌
忘记玄奘是可耻的
包拯题诗拒寿礼
美国FBI测谎独家秘笈
只用科学侍奉上帝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真实的段子

王跃文

有这么一个段子,说某领导诗兴大发,欣然命笔赋诗一首:“看见床前明月光,怀疑地上起了霜。抬起头来望明月,低下头去想故乡。”秘书听了,激动不已,说领导这诗写得太好了,比李白的诗更胜一筹。

别人听了这个段子,肯定以为是瞎编的,我却相信官场中真会有这样的滑稽。且说几个真实段子。有的官员为了讲话生动,滥用比喻,笑话百出。20世纪90年代初,上头号召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就有官员作报告说:“我们要学会三条腿走路,要拉长第三条短腿,把第三条腿做大做强!”这位官员的意思是工业、农业是两条腿,第三产业是第三条腿,而这条腿还很不够,要加快发展,所以就要拉长。我就不明白三条腿怎么走路。

我见过一位官员,曾经是袁隆平先生的同事。这位官员有天喝了点酒,豪气冲天,说我要是不改行,仍搞科研,“杂交水稻之父”的桂冠就不会是袁隆平的,而是我的。我望着他一脸醉态,点头而笑。

湖南怀化黔阳有座芙蓉楼,前人为纪念唐代诗人王昌龄而建。楼上有副名联:天地大杂亭,千古浮生都是客;芙蓉空艳色,百年人事尽如花。一天,有位官员莅临参观,读了这副对联,摇头说:“太消极了,应改改。”这位领导原是上级机关的笔杆子,很为自己的文墨功夫自负,信口就改了对联:天地大世界,千古人民建伟业;芙蓉多艳色,百年人事结硕果。幸好这位官员的职务还不算太高,没到金口玉言的程度,不然芙蓉楼就惨了。

摘自《今日女报》

上海的现实主义

池 莉

上坟扫墓,在上海,是每年的一桩大事。上坟的供果,因最终都是给看墓人拿走,上海人便会选择一些便宜的瓜果糕点,摆摆样子,让仪式得以完成。如此看来,上海人就显得薄情寡义了。可是要说上海人不讲感情,那也不对,年年的清明,家家都出动,大举地做事,其态度与规模,其他任何城市都难以匹敌。一旁忖度忖度,才明白,上海人是实在与理智,怎么也不肯花冤枉钱。清明是一定要上坟的,悼念也是一定不要忘记省钱的。细雨濛濛的上海,满大街奔波着扫墓人,昂贵的鲜花与糕点照样还是消费不了多少。眼里是要噙着泪水的,东西还是要寻找便宜的。上海人把事情做得哀而不伤,有节有度,感情上再难过,心底里总是有把守,钞票花费到什么程度,手指缝都还是捏得出分寸来,绝对不会恣肆汪洋。这便是上海式的现实主义了。

近年来上海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要数买房。也许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玄乎劲,让上海人嗅出了一种难以把握的不安稳,只有不动产才是最牢靠的。于是家家户户都在盘算并行动着:如何小房换大房、如何大房换别墅、如何买头期开盘房、如何按揭买房出租还贷。上海人坚信:住房是硬道理。

上海大街上的标语,一味灌输上海的现实主义,如“电动自行车一定要入库,不然几秒钟就会失窃”,“不存放电动自行车,省了小钱失了大钱”,等等,都是特别直白的危险。你步入上海的某些餐厅,不当心就看见了餐椅背靠上的广告词:进餐带套一防污染二防被盗!如果对上海的现实主义没有足够的了解,多半要被“进餐带套”吓得诗情画意全无。其实这广告词也就是说:进餐的时候,顾客将外衣和随身小包挂在餐椅椅背上,那么就应该使用一只椅背套子。凡诉诸文字的口号标语广告词之类,个个都砸到实处。

上海人清醒客观得很,根本懒得怨天尤人,要的只是自己兢兢业业地操持自己的日子,所有的日子串联起来即是自己的命运。一日三餐是安定团结的最基本保证,既然都可以把握在自己手中,上海人自是心平气和的了。上海的文化基调,走马观花的人大都有误解,似乎上海就是中国的灯红酒绿,花花世界,人人都在享受生命,贵夫人娇小姐小白脸的公子哥儿都在极尽奢靡。起死回生于新旧时代之间的爵士乐,美酒加咖啡,一杯又一杯;老洋房里头的绅士,江边外滩的水兵;昔日名媛与歌女的香氛丽影,浦江两岸的异国建筑与不夜城的激光灯。这些物质生活与精神形态,在上海在着有着,在巴黎,在阿拉伯世界,在非洲,一样也都在着有着。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形态,在本质上,不以地域空间划分,而以阶层等级划分,富有阶层都拥有同样的物质,因此形成了他们同样的生活形态。这个生活形态一律都是豪华的、精致的、奢靡的、艺术的、享乐的、这是一个以物质文明的最好行为原则的形态,绝不独独是上海。

上海人最善于为个体生命营造安身立命之所,安稳与实惠,是支配他们行为的根本宗旨。也许你会嫌上海人说话行事太严谨、太精明、太实在、太清楚也太啰嗦太绵长,密密匝匝,嘀里嘟噜,没完没了。那你就得去武汉这样的城市,到四川去,到东北去,到西北去……武汉大街上的标语,长的是:明日拆迁实无奈,今日挥泪大出血。短的只有两个字:瞎卖!更有多情博爱的:本店一律跳楼价!朋友,只要你来,我就为你跳楼。无论是瞎卖,还是挥泪,还是跳楼,文字里都透出疯癫痴狂,写字人的骨子里头,都是激情荡漾的,完全是一种不顾现实的态度,都可笑,可恨,也可爱。却原来,上海才是关怀人生的冷暖温饱的,上海才是一个温情的市民城市。武汉这种江水奔流的城市,到底总是江湖的,动不动就是雅兴一来诗下酒,豪情一去剑赠人;动不动就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激情过后呢?剩下的漫长时日呢?武汉人没辙了。却原来,还是依靠现实主义,才可以支撑漫长的日子。对于现今许多烦躁不安、心气不顺的中国人,上海的现实主义的确是“好的呀”。

上海的现实主义不是鹿茸,不大补;不是大黄,不大泄;不是吗啡,不麻醉;不是罂粟,不痴狂。上海的现实主义是冬虫夏草,性味平和,是中国式的温补,既补内虚,也润外燥,还固本生精,提高免疫力。

摘自《熬至滴水成珠》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