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耐人寻味的装修风波
卫大叔逛绿城
图片新闻
报纸相伴人生路
“江湖神医”栽了
长途公交安检
日志不全停运
养老护工难招期待政策扶持
路名怎么定 请您提意见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报纸相伴人生路

报纸相伴人生路

张玉海

1990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城市老城区一所中学教书。略显单调的生活与年轻激越的心相碰撞,我拾起丢弃多年的业余爱好——写作。

那时省会公开发行的报纸很少,夜深人静时,在台灯下把文章认真地写在方格稿纸上,第二天到邮局寄出去,就寄出了自己的一份心愿。一些文章陆陆续续在报刊上发表了,但我最想发稿的《郑州日报》(原《郑州晚报》)却一直没有发稿,这一度让我很苦闷。

1992年的一个上午,我照常到传达室翻看新到的《郑州晚报》。突然,在教育版看到了我的名字。文章的题目是《教可教 非常教》。拿着报纸,潸然泪下……从那之后,我的文章常常见诸《郑州晚报》。每一篇文章都激励着奋斗的步伐,1995年,通过公开选调考试,我迈入团市委机关的大门,开始携手全市青年共同追求人生理想的阶段。

1998年至2001年年初,我负责团市委外宣工作,其间对我支持最大的是新闻界的朋友,“跑团口”的记者大多成为我的好朋友,闲暇时一起喝喝酒、聊聊天……这中间,《郑州晚报》对我工作的支持是不言而喻的。

最难忘的是2000年,东区世纪花钟被毁事件引发市民文明功德大讨论,书记找到我说:“市委领导批示,明天要上《郑州晚报》头版的倡议书由你来写,前面同志写得不理想。”凌晨2时,书记拿着我的文稿说:“好!稿子我派其他同志送到晚报社,你可以休息了。”这篇文章是我写过的无数文章中的一篇,文中提出的“三管六不”后来成为《郑州市民文明公约》的一部分。

今天,我已走上新的工作岗位,默默中,《郑州日报》就像一位老朋友一样伴我同行。之所以还能一直坚持自己“努力奋斗、快乐生活”的人生原则;之所以还能一直坚持自己“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人生壮丽的诗篇”的信念,是因为有《郑州日报》的支持。

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感谢《郑州日报》,感谢那些曾经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

坐看云起,阅尽沧桑,让我们一起踏上新的征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