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城市表情 上一版3
1
18
第一次坐飞机
特别的搬运工
父亲温暖的
愿意帮助每个人
全家网上开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1

2009年央视春晚之后,小沈阳红了!

小沈阳到底有多红?其经纪人高大宽说:“冒烟了!”主持人杨运则说:“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连酒瓶见了都自己跳盖。”赵本山更是放言:“他所创造的价值,可以把电影学院买下来。”

尽管批评小沈阳的声音始终没有平息,但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高兴还是厌恶,送鲜花还是丢臭蛋,打开报纸、电视和网站,关于他的新闻铺天盖地;走在大街上,关于他的段子尽人皆知;他的巡回演出,风暴般刮过大江南北;那些和他稍微沾上点边的人和事,都会收获极大的眼球效应。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说:“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小沈阳的走红,验证了草根明星“一夜成名”的无限可能,揭示出娱乐沸点和商业沸点制造的有迹可循。

有一个细节颇令人玩味:2009年2月9日,著名喜剧演员巩汉林的导演处女作、著名舞台剧《戏里戏外戏中戏》的第二轮演出的签票现场,巩汉林坦言很希望能邀请到小沈阳参演,立即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兴趣。这时,有记者现场提问巩汉林:怎么2009年春晚上没有看到你的身影?害巩汉林尴尬不已:“没有看见我?我演了,那就说我白演了!”2009年春晚,巩汉林可是小品《黄豆黄》里的重要角色。

同样的春晚舞台,不同样的人气遭遇——相信巩汉林式的尴尬,绝对不只属于巩汉林一人。就是同一个节目里,小沈阳红遍了天,毛毛却停留在“成名”阶段;就是同因春晚走红,刘谦的人气也不及小沈阳,以至刘谦多次公开表示喜欢小沈阳并想认识他,小沈阳这边一声都不吭。

沸点是个物理学上的概念,指的是液体发生沸腾、转变为气态时的温度。液体的沸点首先跟外部压强有关。当液体所受的压强增大时,它的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沸点降低。许多登山运动员在高山上煮饭,往往水开了而饭没有熟,就是因为大气压随地势的升高而降低,水的沸点也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的缘故。

在相同的大气压下,液体不同沸点亦不相同。这是因为液体的饱和气压和液体种类有关。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乙醚的沸点是35℃,液态氧的沸点是-183℃,食用油的沸点是250℃,液态铁的沸点是2750℃。

同样,一个明星的走红,一个产品的畅销,一个社会现象的流行,都有着爆发时刻的“临界点”,这个点,和液体向气体沸腾的沸点是一样的原理。它既与产品自身的“饱和气压”和种类有关,亦与外界的市场压强有关,只有内外的“气压”相等时,才可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沸点。

小沈阳说:“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如果你以为这是小沈阳成功的密码,那就贻笑大方了。小沈阳要是仅仅停留在跟风模仿上,那他永远都不可能红起来。

小沈阳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用小沈阳的话说:“什么师父都知道,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赵本山掌控了什么?就是掌控了能烧开那“关键一度”的运作资源、平台和方法。

2008年央视春晚,小沈阳“三进三出”并最后遭遇否决,但他却因此红了起来。许多人想不明白:怪了,那么多上了春晚的演员依旧籍籍无名,这个没有上去的演员反红了起来。其实,对于小沈阳背后的商业运作,上不上春晚和上春晚本身都属于那最后的“关键一度”。上去了,在更大社会关注层面的“气压”下抵达更高的沸点,上不去,则在小众范围的“气压”下抵达相对的沸点。

2009年央视春晚,小沈阳穿着雷人的苏格兰裙裤,不男不女地“委婉”着,声情并茂地“山寨”着——就这样一夜间红遍了大江南北。这让那些小沈阳的批评者更加不满了:偌大的春晚舞台,怎么能容忍这种“低俗”和“变态”的表演呢?其实,“低俗”也好,“变态”也罢,这都是烧开那“关键一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对此,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认为:“感谢改革开放,提供了苏格兰男人穿裙子的素材依据,还提供了‘情调’与‘调情’的换位妙语。这本身就是中国农民的移花接木的智慧。”

所以,与其说春晚让小沈阳一夜成名,不如说春晚让小沈阳烧开了那抵达沸点的“最后一度”。

有的演员,其实早已“烧到了99度”,但为了那“最后的一度”,一整就是无数年。2005年,实力派演员李幼斌因出演电视剧《亮剑》而一炮走红时,已经47岁。2008年,张涵予凭主演《集结号》获得金马奖影帝时,已跟着冯小刚跑了八年“龙套”。就是赵本山昔日的铁搭档范伟,自1995年与赵本山合作上春晚,从《牛大叔提干》、《三鞭子》、《红高粱模特队》等一路整下来,直到2001年春晚的《卖拐》,他才真正走红。

1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