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黄河开始调水调沙
全省21名厅级干部“落马”
上接第一版②
中招加分接受监督
油锅烧伤8岁童
两方赔偿18万
镇长当路长 上路保清洁
好军嫂12年孝老奉夫动天地
上接第一版①
图片新闻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上接第一版①

(上接第一版①)在这场与天灾的较量中,河南各部门相互支持、全力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合力。中石油河南分公司要求所属的所有加油站点,必须按照优惠价格保证抗旱柴油供应。中石油河南分公司总经理陈长青说:“我们把全省划分为135个片区,共组织了500多个抗旱用油服务队,利用小型配送车辆、机动三轮车、便民油桶,将柴油送到田间地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把科技送到农民家

农业科技卓有成效的转化和应用,使科学种田、科技增粮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农民心里。农民由过去的“庄稼活,没啥学,人家咋着咱咋着”,转变为今天的“增产不增产,全靠技术员”。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坚持实践第一、运用第一、服务“三农”第一的原则,把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大力推进科技兴粮,为中国粮仓的连续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们包屯镇,群众都知道赵普生,但不一定知道葛伟。”河南省农业大县扶沟县包屯镇镇长葛伟说,“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赵普生,测土施肥,防虫防病的时候,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百姓看见他都喜欢的不得了。”

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加大科技研发与推广力度,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实施主要粮食作物技术与应用研究、新品种选育引进和繁育、测土配方施肥和气象防灾减灾等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项目。

为了改变部分科技人员重研究轻推广的倾向,河南省农科院响亮提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送到农民家”。这种研究、推广并重的做法,使该院一大批优良新品种和新技术很快得到推广应用。

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说,通过近10年的科学实践和经验积累,河南省优质小麦种植的区域布局已经完成。今年,河南省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5506万亩,超过小麦种植总面积的70%。

连续六年获得“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代表河南省农业生产最高水平的河南滑县,预计今年夏粮总产约17.88亿斤,比2008年增加约1.96亿斤。

滑县农业局局长王典让说:“滑县在大旱之年能够再夺夏粮丰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科学种田、科技增产始终引领农业生产。”

6月上旬,经过专家现场实打验收,设立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的万亩核心试验区,小麦平均亩产1381.2公斤,创造了我国万亩小麦产量的最高纪录。

从1984年以来,河南省夏粮总产先后突破300亿斤、400亿斤、500亿斤和600亿斤大关。夏粮每次千亿斤跨越的背后,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目前,科技对河南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已经达到45%以上。

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副主任许为钢说:“未来10年,平均每年使全国小麦亩产提高1个百分点,我们有信心!”

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

粮农生产积极性百分之百高涨

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说:“农业是典型的弱质产业,中国粮食生产的根本问题是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

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河南省时刻铭记中央的重托,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按照“一分钱不能少、一天不能耽搁、一户不能漏掉”的要求,对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行量化、细化、实化,建立工作责任制,保证各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农户。

焦作市财政局局长申相臣说:“我们为每一个农民办理了‘一折通’,将中央对农民的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和综合补贴,直接打到农民自己的存折上,不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避免了资金的跑冒滴漏。”

作为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省,河南省委、省政府始终以“农”为天,“农”字大写,竭其所能哺辅“三农”。2005年,河南提前一年在全国率先全部免征农业税;2006年,河南省财政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支出达300亿元以上,占财政一般性预算支出的25%。2007年,全省财政对农民补贴持续增加,达到45.91亿元。

今年种了11亩小麦的河南省滑县城关镇孔东庄村农民王保军说:“我的感触太深了,以前种粮要交农业税,现在不仅不交税,国家反而补钱。以前种粮不挣钱,现在种粮有利可图。”王保军自己算了一笔账,今年平均每亩小麦纯收入870.12元。如果再加上秋粮,种田的收入就更高了。

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农田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旱涝保收田不断增多。如今,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378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近70%。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日益提升,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减少了田间体力劳动的辛苦,以轻松的身心享受丰收的快乐。

目前,河南省夏收基本结束。河南省农业厅预计夏粮总产比去年612亿斤的历史峰值略有增长。

河南历史上旱涝交错,百姓灾难深重。史料记载:1450年至1949年500年间,河南有391年发生旱灾。1942年至1943年的旱灾,河南省300多万人死于饥饿。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夏粮共遭遇4次特大冬春干旱:

1986年春季受旱3300万亩,粮食减产90亿斤;

1988年春季受旱4600万亩,粮食减产84亿斤;

1999年春季受旱3700万亩,粮食减产76亿斤;

2009年冬春连旱5500万亩,粮食再获丰收。

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河南省干部群众高举科学发展的旗帜,用汗水和执著换回了中原大地粮丰仓实。在夏粮新谷加仓之际,全省亿万干部群众又投身到秋粮的生产之中。目前全省主要秋粮作物玉米苗全苗旺,长势喜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