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沸点制造
明朝那些事儿
多疑的老伴
照亮历史的幽暗部分
《正义联盟》
悲观·执著·超脱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沸点制造

2008年2月21日18时30分,离央视元宵晚会播出还有一个半小时,有记者走进刘老根大舞台,看到了一脸郁闷的小沈阳。已经知道消息的小沈阳并没有把节目被砍的事告诉记者,只是一个劲地强调自己心情不好,接受采访中不间断地吸烟。“我也知道央视的春晚,那不是一般的舞台,可那时候也是老上火了,能不上火吗?师兄弟都知道了,没上去多砢碜呀。”小沈阳后来如此回忆当时那份焦心的感觉。

小沈阳的焦心显然不是简单的“砢碜”问题,而是作为一个二人转演员,他很清楚三次都错过这个舞台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只是,年纪尚轻的他只看到春晚这块硬币的一面,却没有看到硬币的另一面——虽然无缘2008年春晚,但他却踏进了舆论的中心,身价在口水争议中开始看涨。据悉,2006年的时候,小沈阳二人转演出的出场费是每场500元,刚传出要上春晚的消息,就达到了每场两万元,40倍翻番。

对这一切,师父赵本山则心里敞亮着。他不但一再安慰小沈阳“没事,努力,明年咱再整”,而且公开向媒体喊话:“我曾经都是三进三出的人,何况我的学生呢”,“我倒觉得,小沈阳的不上要比上好”。就在媒体随着赵本山的声音去大肆讨论小沈阳为何“三进三出”,到底“上还是不上好”时,小沈阳哪里知道——师父不仅是春晚舞台上的艺术大师,更是春晚舞台下的营销高手。

他的命运,自赵本山决意推荐他的那一刻起,似乎已经注定。 讲不完的话题故事:从《我要当明星》到《为什么呢》。

小沈阳成了新闻报道上追逐的“卖点”

2009年的春晚后,马季的儿子——资深节目主持人马东也更出名了。尽管他表演的“五官新说”并没有获得多少掌声,但央视主持人董卿的一句口误,把他介绍成“马先生的儿子马季”,使他和董卿同时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在这个互联网已把人人都打造成“事件营销”载体的当下,央视主持人的一个口误都会把一个明星推向舆论高峰, 更何况是央视对一个年轻演员的三次“不放弃”偏又不三次“不抛弃”呢?

这是小沈阳初入2008年央视春晚剧组时《新文化报》上一则报道的开头——

每年春晚,观众都期待赵本山的小品,但今年,情况有了微妙变化。赵本山得意弟子小沈阳,可能将抢去赵本山的风头。小沈阳的《我要当明星》在春晚的审查中格外突出,成了一匹脱颖而出的黑马,被大家叫好。“这是为什么呢?”小沈阳的这句台词,已成了春晚剧组内部的流行语……

无须把内容继续看完,相信读者的胃口已被吊得老高:赵本山的得意门生,春晚“黑马”,内部流行语——这些新闻元素一糅合,一个几乎想不红都不行的小沈阳形象呼之欲出。赵本山在接受专访时也一再表示“我也反复提醒他,如果这次真的上了春晚,一夜红了,但你做人的本分绝对不能变”——这哪是提醒小沈阳,分明是在“暗示”全国人民——小沈阳肯定一夜走红的,等着瞧吧!

在这样的“话题”启动下, 小沈阳不仅成了新闻媒体在春晚报道上追逐的“卖点”,更成了广大电视观众期待的“新势力”和“新符号”的代表。

所以,当央视第一次以主题不符刷掉小沈阳时,坊间不仅不去关心小沈阳作品的质量到底如何而是几乎一边倒地批评央视这是在拒绝自我创新和自我进化。“如果一个堂堂的中央级电视台,连最淳朴、最民间的东西都不去珍惜,又何以为广大电视观众提供更好的节目?”这种“最淳朴、最民间”的“道德标签”更具口号和鼓动意义,使得小沈阳的“事件营销”再次升级。

接下来,央视把小沈阳安排进《收废品》,已是一片刻意提携之心,但“强扭的瓜不甜”,不得不放弃。然后又试图让他上元宵晚会,更是在勉力为之了,只可惜囿于固有体制的原因,无法轻易突破。其实,央视试图推出新人的诚心此时已昭然若揭。即使最后没有起用小沈阳,陈临春还不忘公开为他“打气”:“他是以后有可能跳出来的一个很优秀的演员。如果以后全国都接受了,他马上会成为赵本山。”

但在“道德标签”的影响下,央视的良苦用心反而被视为了“忽悠”——“央视三番五次忽悠小沈阳,太不尊重二人转艺人了,强烈谴责中央电视台的霸权行为!今后我们再也不看央视的节目了。”“如果说节目时间过长,那为什么不删别人的,只删小沈阳的?”在小沈阳的贴吧和个人网页上,这样的声讨声不绝于耳。那些对央视春晚素有不满的人,也似乎找到了最佳的批评道具和发泄机会——将滚滚的怨气直接转化为小沈阳汹涌的人气!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