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沸点制造
明朝那些事儿
图片新闻
鲁世任勤政爱民
《餐巾纸的背面》
那些爱和忧伤
夏日诗笺
冰大坂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沸点制造

客观地说,大到央视春晚,小到单位联欢,节目审查时没有通过在任何一台晚会上都再正常不过。央视春晚自1983年除夕之夜横空出世以来,更是不知“毙”掉了多少参选节目。但二十多年来,已发展成全国人民一项“新年民俗”的央视春晚因为承载了太多的民间道义、理想和愿景,而又因为自身体制的原因无法及时跟进和兑现,再加上多元除夕文化选择的冲击和新媒体的不断挤压,近些年央视春晚不但影响式微,而且衍生出另一种“民俗”——老百姓一边看春晚,一边骂春晚;岁岁盼年年望,每年都失望。这样的背景下,明星上不上春晚比上春晚本身更容易卷入话题中心。小沈阳“事件营销”有了最佳“酵母”和“温床”。

约翰·斯维克在《注意力经济》中指出,讲故事是媒体的基本卖点,故事源于事件。在春晚事件的策动下,小沈阳开始悄然崛起为东三省的“新星”,甚至被许多人视为赵本山之后东北小品的希望。他在元宵晚会上没有播出的《我要当明星》被传到网上后,一时成为人人下载的“猛料”。网友们一边享受着他的超级娘娘腔和超级明星模仿秀带来的另类“笑果”,一边满足着“偷窥”式的快感——央视越不让上的东西,我们越要看!一边还充当着自发的传播推手——我这里有《我要当明星》,就是央视没有上的那个,想看吗?这样的话语,在诸如QQ和MSN的网络人际间完成传递只需瞬间工夫。

与此同时,2008年春晚虽然与小沈阳擦肩而过,但由郭达和蔡明表演的小品《梦幻家园》反响甚好,蔡明在里面嗲着嗓子喊出的口头禅“为什么呢”迅速走红,成为2008年的流行语。而这句台词,恰恰就是小沈阳的“原创”,是被春晚否决掉的《我要当明星》里的经典台词。它的流行,使得小沈阳又有了新的“话题”,故事越拉越长。

小沈阳告诉记者:“这句话是我在天津舞台上第一次说出来的,后来发现包袱非常响,在后来的演出中就沿用下来了。我也知道蔡明演出时用这句话,但肯定是我先说的,这是我的原创。”

于是,随着“为什么呢”的声音穿透大街小巷,小沈阳的名字和作品再次被人百度或谷歌出来咀嚼不休,或讨论“为什么呢”到底属于小沈阳还是蔡明,或猜想小沈阳和蔡明同台“为什么呢”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笑果”……一位叫肖飞的歌手看了小沈阳的段子后,还灵感即发地写出了歌曲《为什么呢》。这首歌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网民的极大追捧。不少人自然而然地认为这首歌的演唱者就是小沈阳,有人甚至给歌曲配上了小沈阳的图片,制作成为多种版本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小沈阳的最新单曲《为什么呢》泄露”之类的帖子更是风行一时。各大音像店的盗版商也在其发行的音像制品上,将这首歌的演唱者打上了小沈阳的名字。当这类影像从网络线上迅速蔓延到了现实线下时,歌曲真正的演唱者肖飞这才发现——他在不知不觉间,竟成了小沈阳网络传播的幕后“推手”。

据说小沈阳后来亲自找到肖飞本人,希望能够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取得该歌的演唱权。当时两人聊得很投机,肖飞也有意愿将这首歌送给小沈阳,但因为牵涉到公司利益,以及具体细节,没有最后敲定。后来《为什么呢》被星皓传播相中,经过重新填词谱曲,改编成了后来电影《高兴》当中的二人版《为什么呢》。“小沈阳最新单曲”由此没了下文。

但这些似乎已不再重要。凭着歌曲《为什么呢》的“歪打正着”,小沈阳在网络上的搜索指数几乎和天王周杰伦的搜索人气不相上下。取名"沈采飞阳"的小沈阳的官方网站(www.92xsy.com)里,粉丝成堆, 名字有“阳光丝儿”、“阳粉儿”、 “阳崽儿”、“阳仔”等一串又一串……尝到网络传播甜头的小沈阳甚至公开自己的QQ号,呼吁粉丝们为他提供笑话和俏皮话。有媒体评论指出:这无疑是继网络小胖、芙蓉姐姐等网络红人,李宇春等选秀艺人之后又一位走红的草根明星。

在小沈阳不断飙升的人气的激励下,一位叫戴小龙的演员开始模仿小沈阳,并取艺名小沈龙。在北京通州梨园金萍萍二人转剧场,小沈龙几乎场场爆满,不少老顾客把他当成小沈阳。大连一位叫王强的演员也跟着模仿小沈阳:买碟、看视频,甚至用手机把视频录下来,无论吃饭还是坐车,一有时间就打开手机观看揣摩。经过几个月的研究、模仿,他如今在大连很火。深圳某单位2008年中秋晚会,有职工特意模仿小沈阳,也赢得一片喝彩。抚顺市某剧场为招揽生意,还不惜提前打出“小沈阳”来抚顺演出的招牌。未料最后和小沈阳方联系时,已经飙高的出场费让他们吓出了一身冷汗。但牌子已经打出去,只得“硬着头皮走下去”,最后落了个“非法演出”的下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