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沸点制造
明朝那些事儿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骗枭》
优雅的生活
读长篇小说《升迁》
不必名媛,但求贤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读长篇小说《升迁》

超文

豫籍作家王刚出版的《升迁》,以其精致的语言,寓意深刻的刻画,反讽式的描写,以及同类题材小说中少见的冷幽默,使作品显得出类拔萃,是一部值得细细咀嚼品味的好作品。

让我们看一看开头的描写:

自从角逐败北后,陈海洋感觉人们看他的眼光怪怪的,里面似乎大有文章。得闲的时候,陈海洋仔细琢磨了琢磨那眼光,发现那眼光确实已经不再是他以前常看到的,饱含着尊敬客气自然亲切崇拜甚至有些巴结的眼光了,而是掺杂了好些陌生奇怪尴尬观察审视乃至不屑的成分。有了这些成分,陈海洋就感觉那眼光挺刺挠人的,于是浑身上下便沾满了桃毛一般,不舒服得很……沮丧的心里平添了几分恼怒的陈海洋,心里被这百爪抓挠着,哪还平静得了!心里越是不平静呢,就越发觉得这日子过得不顺畅了,每天疙里疙瘩的,像是一根长长的线上打满了结。

从小说开头部分这些十分讲究的文字里面,作为读者,我们确实能够感觉到,作者是在用心来创作文学作品的,而不是在简单的罗列故事。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会发现,诸如这样细腻的语言和形象的人物心理刻画,在小说中随处可见,确实体现了作者的语言才能和心理叙事能力。阅读中,能够由此体验到小说语言的魔力及其带来的快感,让你比较容易的进入小说中人物的内心。

不仅如此,作者还不惜笔墨的对一些景物进行了出色的描写,以此烘托人物的个性,使得小说更有艺术韵味:

窗外的蓝天难得那么湛蓝,一团团棉花似的白云点缀其间,像俏丽的姑娘头上插了几朵洁白的玉兰花,平添了几分韵味。看,东边的那片鸡冠花,高高耸起的花冠清一色红艳艳的,满身肥大的叶子如同翠衣锦袍,使他不禁想起了宋朝杨万里的诗词,“出墙那得丈高鸡,只露红冠隔锦衣。”鸡冠花拥拥挤挤在一起,真乃“有时风动头相依,似向阶前欲斗时”啊!他眯着眼睛定睛细看那些单个的鸡冠花,又暗自慨叹其形其状真如明朝诗人沈周所言,“高冠红突,独立似晨鸣!”看着风中微微摇曳的白色鸡冠,他的脑海浮现出明太祖命解缙为鸡冠花作诗的故事:解缙先是作了一句“鸡冠本是胭脂染”,谁料明太祖却从衣袖中拿出了一朵白色鸡冠花,解缙见状马上随机应变,作出了“今日为何浅淡妆?只为五更贪报晓,至今却戴满头霜”的绝妙诗句……

这样的描写,在以故事取胜的官场小说中,确实比较鲜见。许多小说的作者,可能对文学创作的理解还有待深入,其自身水平导致其不能或者不善于调动使用这些文学手段;另外在出版环节中,只看中作品的可读性和所谓的“干货”,即故事,而忽视甚至抹杀了作品中那些运用文学手段所创作出来的文字。

在《升迁》中,作者如此艺术和幽默的描写,尤其对两个人物看似表扬实则讽刺,以及对其“辛苦”予以“体谅”的冷幽默,让人忍俊不已。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还使用了很多象征意味的东西来刻画人物,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如用陈海洋肚疼这个肉体的疼痛,隐喻其在官场不顺所引起的精神层面的疼痛;如用鸡冠花这个前面的伏笔和后面的主线,隐喻了钱良俊对升迁的极端渴望;以及通过禅学描写,隐喻了某些不正常的现状……

当然,我们强调文学性,并不意味着要削弱此类小说的长项——可读性。

在《升迁》这部小说中,我们同样可以感觉到非常强的可读性。小说的故事内容别有韵味,作者找到鸡冠花这个奇妙的切入点,并以此为主线,透过鸡冠花设置重重悬念,营造出所谓的官场禅机,使得梦想升迁的官员们,与看似不相干的鸡冠花密切联系在了一起,就有了大量文章可作。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官场中那些梦想升迁的官员们,是如何绞尽脑汁的要去悟通官场的禅的,是如何挖空心思要去做领导腹中的虫的。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探伸到这些官员的内心世界,赋予他们鲜明的人物个性,从这点看,作者的另辟捷径,显然立意新颖,别有洞天。

而今,官场小说的影响正越来越大,回避和漠视都是不正常的。正像已经占据图书市场主流的青春文学和日益壮大的网络文学,文学批评的回避和漠视,只能使其自身的批评阵地萎缩,并逐步丧失影响,而不能阻碍这些文学的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