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26版:创刊6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做校对30年
日报人畅聊日报事
中州劲笔
人才辈出 文化薪火心手相传
历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我做校对30年

王殿钊

1980年来到报社时我也就二十来岁,报社正准备复刊出版《郑州晚报》,因为我当过教师的缘故,就被安排到了校对室,一干就是三十年。

在报社,校对一向被视为“边角余料”,但我认为校对是报纸出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刚到校对室,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慈祥的老头,他就是被人们称为“活字典”的张耀森,直到现在想起时,脑子里总是浮现出他那深埋在校样中的花白的头,小样、大样、清样、校对样、编辑样……像雪片一样飞来,又像流水一样匆匆地从他眼前流过,差错在这里得到过滤,报纸编校质量在这里得到提高。

他就是我的榜样!我下决心好好学习。虽然我们相处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他就退休了,但他那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时时激励着我。当时还是“学徒工”的我就担当起了校对的“头”,每月的工资是27元钱。

校对的“头”真不是好当的,责任太重大了。最难堪的是出了差错的时候,社领导来了、部主任来了、工厂厂长来了,甚至同事朋友见了面都会指责几句。多少次我都下决心打退堂鼓,不干了。可又一想,我们这是党报啊,为党报站岗放哨不认真行吗?于是,我把每天出现的见报的和没见报的各种差错记下来分析,把工作中不懂和经查资料弄懂的字词记下来。俗话说,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这一记,倒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校对之惠——校对中得到的实惠。每当拿起刚印出的报纸,哪篇文章哪个地方因自己发现而改正了错误,心中便会得到慰藉。

报纸编校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提高靠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但校对在这里起着主力军的作用。有人说,校对就是比葫芦画瓢,我觉得这只是校对的初级阶段,校对应该是编辑的继续,不仅要校异同,更要校是非。

记得有这样一个标题:“中共中央十六届二中全会在京召开”。从语法角度讲,一是句中的“中央”和“二中”是一种重复;二是“中央”放在“十六届”之前是以小包大。这样一个句子放在报纸一版头题位置,他不只是一个病句,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旦见报,影响不堪设想。报纸的出版周期短,时间紧,牵涉面广。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历史等等都得涉及。校对在这里就是要拾遗补缺,发现纠正各种错误,这不仅需要清醒的头脑,更需要辨别差错的能力。

1992年,河南省首届报纸系统校对竞赛在平顶山举行,我和河南日报的资深校对宋守善为命题人,我们一到平顶山就被“软禁”了,一直到竞赛结束才“解禁”。竞赛结果,我报参赛的王玉萍获个人第一名,王薇平获个人第二名。我们还获得团体总分第一。这种竞赛在我省报纸系统是空前的。

1994年,河南省第二届报纸系统校对竞赛在南阳举行,我社王玉萍获个人第三名。这次成绩不够理想,主要是我们自己重视不够。

1997年,河南省第三届报纸系统校对竞赛改变了办法,由郑州大学现代汉语教授命题,再由省报协派人带试卷奔赴全省各地市,对各报社全体校对人员考试,然后到省报协统一改卷。我们对此次竞赛进行了充分准备,提前几个月就利用业余时间集中学习、培训,我在此除了找资料给大家讲课外,还经常自己命题对全体校对人员考试。当时大家情绪非常高昂,誓言要当一回河南报业校对“老大”。竞赛结束后,我们的成绩出奇地好:管莉、王玉萍、王薇平三人囊括个人全省前三名。在全省参赛的前10名选手中,我社占6名。

校对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使我们收获了丰硕的果实。1993年全国首届计划单列市市委机关报编校质量评比,我报获得第四名。1998年,全国130多家晚报编校质量评比,我报获第三名。

我们曾有过丰收的喜悦,也有过歉收的教训。几十年来,有巅峰也有低谷,可以说尝遍了校对的酸甜苦辣。但我觉得,不管在任何条件下,只要你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干好本职工作,什么时候什么年代,都会得到人们的认可,这比什么都重要。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