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儿子盖白宫
老子坐龙椅享谁的福
以封杀奥数之效为治本赢得时间
别管他们的不只是重庆招生办
杭州为何率先
打响楼市紧缩战
高考查分背后的“不道德经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别管他们的不只是重庆招生办

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均要求公开全部重庆高考民族成分造假者,但重庆市招办至今仍未公布31人造假名单。对于“有很多媒体要求公布违规学生名单”的提问,重庆市招办综合处处长李萍如此回答:“别管他们!”

在重庆高考造假这件事上,国内舆情汹涌,受到的却是这般冷静与冷漠,有关官员“不管你”和“不要你管”的心态昭然若揭。不过,不要百姓管只是反感人民老是监督和要求自己,而并不意味着这些官员在领工资时也不要百姓管。事实上,在加工资、发奖金等方面,他们恨不得人民管得宽一些,缴纳的税和费更多一些。这当然与宪政不符,接受百姓的任命和薪水,怎么能逃避百姓的监管呢?

当然,诚如我们所知,不是所有的官员或所有的公共事项都不接受监管,多数情况下,只有品行不端者在面对监管时会感到心虚。假若有官员执意顶住汹涌的民意而拒不让步,那么基本可确定此事背后涉及的问题不简单。就像漏洞百出的华南虎事件,为何能挺一年之久?盖因背后涉及官员较多。

我琢磨重庆考生民族成分造假事件,也有些类似于华南虎事件。一个何川洋被曝光,弄得其父母丢官去职,如果另外31人被曝光,说不定会引发当地什么官场地震之类的事情。一个作弊的考生背后,通常都有一个有来头的家长,譬如巫山县招办主任的儿子何川洋、湖南某县公安局政委的女儿“罗彩霞”。而一个作弊考生家长的背后,通常又有一群提供帮助的公职人员。譬如民族成分造假,远不是一个有权力的家长可以完成的,其中必须涉及公安、民委、教育等非常多的部门与单位。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发不发布造假名单的决定权想必在更高的层级,一个招生办的官员基本可以说没有多少权限。也就是说,“不管他们”与“不要他们管”的,应当不只是一个招生办。

在权力不受制约的语境下,搬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公开造假信息,似乎显得有些苍白。天下谁人不知,政府拒绝发布公共信息,不尊重公众知情权,是违法的?但现实中,又有几个官员因为这种事而受到追究?归根到底,还是有些官员没有接受人民监管的习惯,对公众的要求无论合法与否,都不情愿理睬。如此看来,我们的一些官员还是太缺乏“管”了,他们越拒绝管,公众更应当加强去管。反正公众有的是办法,譬如,通过网络互动等形式,那些不接受监管的事情最终还是藏不住的。 华 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