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国际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了230多万市民的生活
且看“东突”分子境外丑行
80余艘船
大连亮舰
理赔方案公布
业主不买账
新通用公司浴火重生
突发洪水卷走漂流游客
两位学术泰斗同日辞世
G8峰会曲终人散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两位学术泰斗同日辞世
国学大师季羡林享年98岁
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享年93岁

国学大师季羡林享年98岁

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享年93岁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7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

据新华社电 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11日4时30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3岁。

任继愈先生出生于山东省平原县。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馆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四至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随笔

让大师的灯盏照亮未来

2009年7月11日,当代中国两位学术泰斗任继愈、季羡林同日辞世。

从学术成就来看,就学术影响而言,或拿治学品格以论,两位先生可谓学贯东西、享誉中外、德高望重,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巨擘、国学大师。在一个需要大师的国度,在一个大师稀缺的年代,一天之内陨落两颗巨星,学界痛悲、举国痛惜!

大师非一日可造就——让我们暂抑伤痛,在泪光中回望两位大师的生命脚步,感知他们成为巨材的心灵旅程。

“人生的归宿,最后的真理,如何与当前广大贫困的农民和破败的农村发生联系?”卢沟桥事变后,年轻的任继愈如此自问,并从热衷研究西方哲学转而关注脚下这片困难的土地。

“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基于此,年轻而贫寒的季羡林没有选择实用显学,在炮火纷飞、长年饥饿的异国他乡开始了艰涩的梵文、印度文和佛学的研究。

最朴素的情怀,决定了他们最执著、最长远的学术之路;思想、人文的高度,确立起他们学术的制高点。而他们终成大学者,靠的是踏踏实实的严谨治学,靠的是为学术而死的殉道精神。

“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季羡林曾如此形容自己的苦苦求索、精益求精的漫长学术岁月。这盏孤灯,照亮着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治学之路和修行之道;他们执掌的,是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对知识、对文化的信仰与忠诚!

“任继愈把传统贤人的风范转化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情操,把传统道德的忠孝转化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季羡林是令人尊敬的国学大师,但他的贡献和意义远在其学问之上”;

“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今天,两盏燃烧了90多年的油灯终于耗尽了最后一滴膏油,顽强燃烧到最后一息。让我们从大师手中接过这灯盏,照亮我们的心灵,照亮我们的未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