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密选聘“大学生煤官”
免费游荥阳各景区
中牟建立
河道内生产堤“数据库”
新密警方打掉一专抢女性团伙
西瓜销售刚结束
中牟冬瓜再丰收
既见“树木” 更见“森林”
抓好党建 共促发展
联村共建 开辟新路
支部领路 共奔小康
创建“五好” 促进和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新郑市泰山村
既见“树木” 更见“森林”

本报讯(记者 党贺喜)记者赴泰山村采访时,正赶上村里人“过节日”——投资70多万元的万方蓄水工程马不停蹄地赶工期,终于在雨季来临之前派上用场了。“等蓄水池蓄满水,这一个个明镜般的水池,既可用于抗旱,有可充当景点。”村民们开心地展望说。

万方蓄水工程只是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近几年来的变化之一。让村民们津津乐道的多着呢:安全水喝上了,“三环四纵”的水泥路让昔日闭塞的泰山村和外面的世界“联网”了,4000亩山体变绿了……泰山村的变化不仅可见“树木”,而且更看得见“森林”。这“森林”就是有一个让大家称道的好支部。

创新载体,激活细胞。党员要发挥作用就必须有阵地、有载体、有平台。他们投资150万元,回填土石方,建起了1600多平方米的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村“两委”办公大楼和文化广场,党员活动室、阅览室、农民电脑培训中心等一应俱全,还在互联网上开通了泰山村网站。党员与村内困难户结成对子,帮助解困69人,70岁以上老人过节有礼品,党温暖了群众,群众更靠近了党。

城乡互动,引来“金凤”。村党支部通过开展“村校联建”、“城乡互动”等举措,实现了引智、引资、换脑等全面收获。按照企业化运作模式,他们引进原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专家出掌村股份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做强生意;着力实施“培养百人带千人发展战略”,造就了一批有文化、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利用龙湖镇高校人才聚集优势,邀请20多名教授专家对村内土地进行全盘规划开发。

因村制宜,结出产业硕果。完成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后,村党支部把工作重心锁定到产业发展上来,理出了“林业立村,旅游活村,工业兴村,立体发展”的大思路。龙胜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引领全村人发展小杂果、小杂粮种植和包装开发;原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有力带动了泰山“林下经济”,漫山遍野的9万只柴鸡成为群众致富的“金蛋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