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密选聘“大学生煤官”
免费游荥阳各景区
中牟建立
河道内生产堤“数据库”
新密警方打掉一专抢女性团伙
西瓜销售刚结束
中牟冬瓜再丰收
既见“树木” 更见“森林”
抓好党建 共促发展
联村共建 开辟新路
支部领路 共奔小康
创建“五好” 促进和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荥阳市刘沟村
支部领路 共奔小康

本报讯(记者 谢庆 通讯员 任学军 王继生)随着河阴石榴品牌在全国叫响,荥阳市刘沟村也随之出了名。殊不知,4年前的刘沟村,还是个穷得叮当响的省级贫困村,捧着“金饭碗”要饭吃是刘沟村当年真实的写照。几年来,刘沟通过狠抓“五好”支部建设,走出了农村党建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成为远近闻名的“石榴村”、富裕村。

刘沟村位于荥阳市高村乡北部邙岭,1509口人,是如今著名品牌河阴石榴的原产地。以前刘沟村石榴产业摇摆不定、发展滞后,群众致富无门。为此,荥阳市委和高村乡党委根据刘沟村的产业优势,确立了“一业为主、三业并举”的发展思路,通过加强党支部建设,并举办河阴石榴文化节,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2005年开始,该村在各方力量帮助下,调整和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调整后的村“两委”班子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明显提升。该村在不断改善党员队伍年龄、文化结构的同时,注重引导党员强精神树立信念,学本领带富群众,建机制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两名“双强”党员被培养成村两委干部,6名党员被培养成“双强”党员。经过培训,刘沟村44名党员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是全村人均收入的两倍,“双强”党员达到22名,占50%。

针对农民在发展生产中有技术无资金的现实问题,刘沟村成立了互助基金会。在互助基金的使用过程中按照“党员保目标、大户保资金”的办法,确保资金发得出去,收得回来。活动刚开始,刘沟村就筹集资金22万多元,吸收会员100多人。村民陈松胜几年前建起了养鸡场,由于缺资金,养鸡场濒临倒闭。“双强”党员刘银海主动和他结成帮扶对子,利用互助金为他担保贷款8000元,购进雏鸡1000只,并在技术、信息上进行跟踪服务,如今,陈松胜的养鸡规模已达到3000只。在“双强”党员的帮扶下,刘沟村有30户农户找准了致富项目,走上了致富道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