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学生村官侍弄飞蝗腾达
移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大学生村官侍弄飞蝗腾达
人物:生彩云 事件:蚂蚱养殖 地点:黄河滩区
1
2
3
4
5
6
7
8
9

① 生彩云顶着烈日为蚂蚱割草喂食。

② 用蚂蚱做成的菜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飞蝗腾达”,其营养价值很高,备受人们青睐。

③ 防止“蝗灾”出现,每当蚂蚱房有破损总要及时修补。

④和村民一起劳作,耐心地向村民传授技术。

⑤上网学习养蚂蚱的专业知识,了解市场信息。

⑥从中牟慕名前来的贺先生,听说100平方米的大棚至少获利万元,高兴地说:“养这家伙可比俺家种大蒜实惠得多。”

⑦山东客户打电话要5吨蚂蚱,无法供货的生彩云有些失落。她说今年这已经是第4个大批量要货的客户了,因为养殖面积小,一些大的订单就这样“流产”了,明年一定要扩大规模。

⑧看着蚂蚱即将出笼,生彩云打心里高兴,干起活来格外有劲儿。

⑨一年收获三季,附近饭店抢着要,一斤卖到20元,供不应求。

本报记者 李利强 摄

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大学生村官”已成为热门话题。不少高校毕业生走进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特殊作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村官。

得知惠济区有个女大学生村官在弓庄村北边的黄河滩地养蚂蚱,是半年前的事了。她叫生彩云,现任杨庄村党支部副书记。

7月20日,记者在黄河边找到了顶着烈日为蚂蚱割草、喂食的生彩云,看到她很自然地抓着活蹦乱跳的蚂蚱看肥瘦,记者很难想像衣着干净、长相清秀的她,会整天和蚂蚱待在一起。

生彩云告诉记者:养蚂蚱并非突发奇想,去年,她偶然在网上看到一条养蚂蚱致富的信息——蚂蚱可以作为餐桌上的食品,营养价值高,一公斤能卖几十元,前景很好。这条信息让生彩云灵机一动,自己的村庄挨着黄河滩区,场地和草料都不愁,而且附近几十家野味特色的农家饭店,也很乐意购买蚂蚱,生彩云决定先养些试试。于是,她从山东购进320多斤蚂蚱卵,并买来竹竿、纱网、拉链,在黄河滩区支起6个蚂蚱棚,开始干了起来。

三个月后蚂蚱长成了,没想到供不应求,不但自己挣了钱,就连跟着她学养蚂蚱的村民韩建军也赚了不少。名气出来后,新乡、平顶山、洛阳等地农民慕名前来买蚂蚱卵,也跟着养了起来。山东、广州的客户更是有多少要多少。当初笑话生彩云养蚂蚱的村民,如今也不得不佩服这个25岁女村官的能耐。

谈起她的蚂蚱理想,生彩云信心百倍地说,现在外地买幼卵的客户很多,出价也挺高,但价格再高我也不卖,明年我要靠它们帮助黄河边的村民扩大养殖规模,为村民提供虫卵和技术指导并且寻找销路。

本报记者 李利强 通讯员 邹复光 赵艳丽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