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品牌 是这样炼成的
图片新闻
文化血脉向农村流淌
“好想你”入选50强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巩义黄河荒滩变“聚宝盆”
排忧解难 共克时艰
邀外地服装企业落户
种玉米也能入保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兴一方经济 富一方百姓 创一方诚信 促一方和谐
品牌 是这样炼成的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朱金海

作为河南省首家农村合作银行——新郑农村合作银行,自去年9月份成立以来就走进全球金融危机的暴风雨中。植根于“三农”大地的新郑合行牢记“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创一方诚信,促一方和谐”的使命,创新进取,决战危机,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树立了特有品牌。

高端业绩树品牌

上半年刚刚过去,新郑合行的报表就蹦跶出一连串喜人的数字:累计投放贷款23.2亿元,余额达到26.9亿元,较年初净增3.3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7.4亿元,较年初净增5.6亿元,存贷款市场占有份额分别达到36%和47%,稳居新郑市金融行业之首;实现经营利润365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37万元。全面、均衡、圆满数字背后是合行人用个性化举措铸就的——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该行已对全辖区16家支行布设24小时自助银行10处、发放银行卡62000张,从而使该行自助设备从无到有一举跃为同业前茅。客服能力的增强引领了城乡居民“结算革命”,农民腰包里不再是“皱巴巴”的钞票,而是合作银行的“金燕卡”。

该行在全国首家自主开发出县辖电子汇兑,形成全国城乡“点对点、面对面、结算无障碍、覆盖无盲点、服务无界线”的结算网络,使结算由劣势变成优势,由“短腿变成长腿”。

农业领域铸品牌

作为金融行业员工,他们貌似“白领”;作为“新郑人民自己的银行人”,他们却又是不折不扣的“蓝领”。有据为证——

合行无缘其他行“朝九晚五”的福分,早上员工就要接待存办理业务的农民,而下午下班也得服从于农民的需要,延时到18:00左右。

梨河镇分理处耿建华告诉记者一则“典故”:她曾经受理了4000元存款业务,绝大部分是一角多的硬币,光是“点钞”就花了近3个小时时间。据合行行长马文明保守估计说:合作银行服务的客户主体80%以上是农民和个体经营者,因此承担着市场90%的旧损币整理工作,年平均整理额达到8000多万元。

发挥点多面广的网点优势和方便快捷的结算利器,新郑合作银行承担着该市13万农户的种粮补贴、9000多户低保补助等十多项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收益低的代收代付工作。

终端效益靓品牌

比行业效益含金量更高的是他们的社会效益。面对金融危机,他们把“保增长、保民生、保和谐”,作为今年信贷服务的三项硬要求,坚持给广大民众和中小企业送资金、送信心。

大联保体贷款应时而生,全民创业添活力。该行强势推出最高授信额度为50万元的“大联保体贷款”,为全民创业提供了保证;企业综合授信全面推进,提高企业发展信心,今年以来,已先后对奥星实业等14家企业实施了综合授信,授信金额达6亿元;贷款担保方式不断拓宽,破除借贷两难瓶颈,该行在原有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基础上,先后开办了在建工程、林权等多元化抵质押贷款模式。今年上半年,在新型担保方式的推动下,先后择优支持了20多家中小企业,累计投放贷款15亿元,为辖内企业稳健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