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胡斌替身说
背后的社会成见
加分人为增加不公平不公正
漫画:开心指数
寂寞的网上表达意蕴何解
黑砖窑再现
不只羞辱了文明
马氏庄园遭遇商标“抢注”调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寂寞的网上表达意蕴何解

寂寞,是孤单冷清的意思。人有寂寞之情状,但一般不会以张扬的方式表现出来。人们可以跟着感觉走,牵住梦的手,可怎好快乐地去牵寂寞的手呢?

虚拟的网络空间,不太似真实的生活空间,那里的即时性与现场感,那里的言语狂欢,有时会让我们不知所措。从7月份开始,诸如:“我发的不是帖子,是寂寞”、“我用的不是手机,是寂寞”、“哥睡的不是觉,是寂寞”,这样的句式开始攻占各大论坛,而钟爱以此句式回帖的人也被称为“寂寞派”。(7月23日《广州日报》)

寂寞句式似乎也有出处。流传甚广的一种说法是,7月初在百度贴吧里突然有人发了一张一名男子吃面的图片,图片配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没多久,便有网友相继模仿此句式,开始了各式各样的寂寞恶搞。

在极大的生存压力之下,我们还有寂寞还敢寂寞吗?对一些人来讲,就像缺乏诗意的感受一样,享受寂寞就如同享受高昂价格的奢侈品。看一看,“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之类,也就是句日常话,这样平淡的话语方式,倒是像寂寞的人的背影,无限落寞,无比凄清。为什么这样的简单的句式,只要被网友们瞄上并进行模仿,就能立即显示出极大爆发力?这种造句所激发的热情,好像有悖寂寞的本意吧?真寂寞、假寂寞,似乎混淆在了一起。

寂寞的网上表达,终究是一种人群狂欢。有一些流行文化反智的特征,但说它表现为颠覆传统价值,倒也不一定。我们在雾里看寂寞之花,雾很清晰,花很模糊。那些模仿的句子中,不是没有含义,它所传达的还是人的心绪,有些话很朴实、很温情、很无奈、很迷茫,是内心落寞的直接写照。

涨潮般的“寂寞派”的网上写本,可能很快就会落潮。作为网络文化与网民心理的一个标本,也许日后我们才能更多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文化意蕴、社会意蕴,知道“寂寞派”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哪怕表达的是空虚、虚无,它也有可感知、可触摸的具体意义。 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