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学习哪有那么难
广告战争
涨 潮
读《石英精短诗选》
沧 桑(外二章)
河南民权庄周故里
夏日的雨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读《石英精短诗选》

李志亮

一本封面高雅的《石英精短诗选》放在我的书桌上,我认真反复阅读,嚼着美好的诗句,这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一种生活的美。

古人说,语言是心灵的声音。古往今来还没有一个心眼不好却能作出好诗的人。《诗经》中的三百多篇,多半都是贤人君子所作。上至西汉苏武、李陵的五言诗,下至魏、晋六朝,唐、宋、元、明、清的大家,各家大致都是如此。

从《石英精短诗选》中可以读到,刘公岛的涛声,李大钊的正气,方志敏、杨靖宇的气节,遵义小楼的辉煌,黄洋界金鸡报晓,周公百年江河赋,瞿秋白与鲁迅,孙中山,南昌起义,延安的回声,千秋正气谱等。

这些诗像历史的长河在流动,既有惊涛拍岸,又有潺潺流水,既有对历史哲理的深刻思考,又有情景相融的画面,既有横空出世之气,又有细节警句出现。取材之广,构思之妙,读后令人拍案称奇,叹为观止。如《阅沈阳北大营》“欲哭无泪,只有一腔愤懑,稍后凝成一曲《松花江上》”,如《成山头》“裹走二万万两雪花银,只留下一个收条,马关条约。”

古人说:“但愿人一生一世,留得几行笔墨,却被人指责,这便是有大福分的人。”石英先生一身正气,忧国忧民,难能可贵。同时,也是有大福之人了。

石英的脉搏始终与时代的心是紧紧的连结在一起。如,“走廊如今焕然一新,不用油漆而是靠改革的眼光”,《啊,辽西走廊》。“押送俘虏的解放军战士,走在90年代的锦州大街”,《攻克锦州全景画》。“你仍望着前方,更确切说是望着东方……从云中挣扎而出的太阳。”《马克思墓》。还可以再举出一些例子,但是,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从石英的诗中可以看到历史与现实对接了,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石英大脑的细胞,与改革开放是相融合一体的。

选取诗的新角度。他的诗写得浅显易懂,却意味深长。如《李大钊在1927》,诗的第一句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人不得不读下去,如结尾处,“凝视着赤旗,没有血,只有正气”。如《杨靖宇的最后时》他选取最生动的一个画面,而且是最有戏剧性的一个侧面,一个动人的镜头来写。写出来是诗的精华,读后,使人久久不能忘记。杨靖宇“期待来春,草籽在腹中发芽”。《大渡河》的“龙在何处”起句不凡,来一个设问,统领全诗,很有气魄。

《遵义的选择》写遵义的诗有多种写法,可下笔千言,万言,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仅用了二十二句完成了作者的心愿。看似举手之劳,实来之不易。谢深甫说:“写诗的诀窍,在于标举性灵,抒发情怀抱负,使人易受它的感染。”“一把炒面一口雪咀嚼着胜利,遭遇不公正对待可笑傲落差”。《雪山·沼泽地》。“设伏的指战员将时间咬在牙缝”,《首战平型关》。一个咬字是诗眼。“一根木杖点破了夹金雪山,命运”。

“眼前不再是南海的激浪,西风中赛里木湖水轻拍”,《林则徐在新疆》。“长江、黄河、珠江都腾起浪花,八旗兵尚在烟枪嘴上烂醉”,《武昌枪声之后》。这两句属意象并列。意象并列是相对而言,其意象之间仍有一定的联系。意象并列与意象叠加交织在一起,构成繁复的意象艺术。

在石英的诗中可以读到作者运用诗的通感写法。如,“煎熬了二万五千里的紧张”,《到达陕北》。“扬子江浪拍燕子矶崖壁”,《武昌枪声之后》。诗的通感运用,从主体来说,增强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多层次表达的能力,从读者来说扩展了诗的想象的再创造的空间,获得异样的新鲜的审美感受。

石英先生在诗歌的创作中,运用了对仗。如,“曾家岩无晓无夜,桂园里不卑不亢”,《嘉陵江百年》。“太阳在硝烟里躲藏,血花在雪粉里枯萎”,《重历淮海战场》。“钢铁与油彩对阵,画笔与大炮厮拼”,《攻克锦州全景画》。“左边是塔里木的油田,右边是阿勒泰的黄金”,《大陆桥和纽扣》。“伪名人热衷当时势利,真名人更重身后口碑”,《黄州赤壁》。运用对仗形式,可使诗句互相补充互为映衬,整齐醒目,铿锵悦耳,便于记忆传播。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石英先生是一位有骨气的诗人。他在《诗与商品》中说:“诗歌绝不贫贱。”他很喜欢白居易晚年的诗风,他要“以真诚的诗笔,去发掘时代的真金。”以健全的人格荡涤伪劣的包装,以崇高的诗情突破低俗的围困。欲使人们亲和诗歌,诗歌必先亲和人群……诗就是诗,好诗是警世的鼓,驱污的风。”愿石英先生用他刚健的笔锋,写出更多佳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