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管城区帮企业融资助职工返岗
为残疾人送证上门
8名大学生获资助
“文艺教官”陈百铭
公平执法 提升公众满意度
调解排查解决矛盾
告别持本就医时代
开展调研帮扶活动
“4F”助推全民创业
军转干部乐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军转干部乐园
——记经八路企业军转干部党支部

军转干部乐园

——记经八路企业军转干部党支部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陈晨

今年6月份,由于企业改制,从郑州土畜产品公司下岗两年多的军转干部杜敏来到金水区经八路街道办事处企业军转干部党支部报到了。至此,这个全省率先建立的特殊党支部迎来了第60位战友。前不久,省委政研室还对这个军转党支部进行专题调研,推广他们“以党支部为纽带把下岗军转干部组织起来”的经验。

和杜敏一样,加入经八路街道军转党支部这个“家”,大家的心里都是暖洋洋的。

说起这个特殊党支部的诞生,还得感谢刘绍洪、李玉玲两位老军转干部夫妇。1987年10月份,他们夫妇二人同时转业。由于经济转型,两人所在的企业1996年相继破产,为了生计,夫妇俩只好自谋生路到处打工。2005年2月份,刘绍洪向经八路街道党工委建议成立辖区企业军转干部党组织,解决组织上无人过问、生活上无人关心、事业上无人帮扶的问题。没想到,当年4月份这个建议就变成了现实,他和许多同志成了全省第一个军转干部党支部的第一批成员。

走过4个年头的军转干部党支部,现在实现了“家”中有“五有”:有队伍、有机构、有阵地、有经费、有平台,活动室、棋牌室、健身室、国防教育影吧等应有尽有。说起这个军人之家,现任党支部书记郭林生一脸自豪:“我们的五层办公楼紧挨着省军区,在行政区这寸土寸金之地,办事处能给我们开辟这块儿阵地,真是不错。”一楼开办的“红色餐厅”,从管理员到厨师乃至服务员,不是军转干部就是家属子弟。记者采访时临近中午,200多平方米的餐厅挤得满满的。

“家”中啥都有,不愁没作为。在企业军转干部党支部这个家,人人各显身手,个个发挥其长。在街道党工委支持帮助下,军转干部们很快洗脑转型,重上战场。原军医干部杜立忠创办了军转干部社区门诊;军转干部李建生创办了沃土肥业公司;军转干部张自成在陈砦花卉市场当起了小老板,还安置了两名战友。除了“红色餐厅”,党支部还逐步发展了居家养老、保健按摩、健康咨询、花卉换送等服务项目。

军转干部党支部实行“一对一”联系制度,及时发现不稳定苗头,及时解惑释疑。4年来,该支部没有一人参加上访活动。今年,军转干部党支部通过联办,成立了全国首个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30多位老战士组成的爱国主义宣讲团,先后来到郑州未成年犯管教所、金水区双语学校等10多个单位宣讲报告,并在不少学校开辟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