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国际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拉丹网上再现声
鸠山与麻生谈“交班”
天安门广场立起“民族团结柱”
最大直升机编队
将飞越天安门
海南航天发射场开工建设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
胡锦涛将出席G20峰会
中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陈水扁被民进党除名
陈水扁已提起上诉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中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中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据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1956年,研制原子弹和导弹列入我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国务院先后成立了研制导弹和原子弹的专门机构。

1957年10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简称“国防新技术协定”)签署。此后,苏联在导弹和原子弹方面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技术援助。但是,随着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恶化,1959年6月起,苏联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技术资料,并撤走专家。

苏联单方面毁约后,我国原子弹、导弹研制进入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的新阶段。1962年11月17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中央专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正式成立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的、以周恩来为主任,以七位副总理和七位部长为成员组成的“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中央专委会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和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两弹一星”的研制进程。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西部罗布泊试验场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9时,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两弹”首次结合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1967年6月17日8时20分,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

中国的航天事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65年初,中国开始执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作。1968年2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并陆续建成酒泉和西昌两个航天器发射场。1970年4月24日9时30分,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苏、法、日之后第五个可以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