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胜算 32
不堪回首 14
连 载
苏东坡书画助穷人
土谷神
《康 巴》
“泰隆”伞具店
父亲对儿子的忠告
图片新闻
tpzz3090954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泰隆”伞具店

杜丰芮 王瑞明

民国初,郑州市场上的伞具商品,大都来自湖北省。其中,湖北汉川县人丁泰隆在郑州开办的第一家前店后坊伞具商店“ 泰隆” 号,就很出色。他制作的皮纸雨伞,通称“泰隆伞”。

丁泰隆,幼年因家境贫寒,跟其舅父到汉口苏恒泰伞店学做雨伞,艺成帮师数年后,想到外面开店,自谋生计。1916年5月,他带上两个徒弟同老乡结伴来到郑州,在湖北会馆的帮助下,通过走访市场,发现郑州没有伞具批发门店,更谈不上有生产伞具的作坊。丁泰隆看准商机,在热闹的福寿街南口路东租用门面房两间做伞。伞店开业一段时间,遇到来修伞的客人较多,丁老板意识到这是送上门的生意,对来店修伞的顾客热情接待,一律免费,拉住人气。与此同时,为占领市场,保证质量,在制作“泰隆伞”时,自始至终严把进料关,做伞的主要原料竹子,要湖北黄陂县产的,它肉厚质硬,不易变形;桐油要湖南常德产的,它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皮纸要湖北郧县产的,它韧性坚牢,经纬有力;柿油要河南荥阳县产的,其汁清透,粘性强等。用这些原料做出的“泰隆伞”,质量常在其他牌子之上。顾客购到“泰隆伞”,通过使用比较,感到与众不同,经互相介绍,逐渐打开了销路,由最初月销售量20~30把,增至300多把。丁老板看到生意有发展前途,于1918年在石平街租房4间,正式成立生产作坊,工人也陆续增至20多人。为扩大销售,丁老板敏于捕捉无处不在的商业信息。获知农村顾客要买适合河南气候特点的雨伞,经分析研究,很快改进了工艺,把伞骨、伞把改粗,纱边增加两轮绳子,褙三层净料皮纸,打三道油,这种伞伞身坚固,防风力强,使用寿命长,受到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一次听到西安来郑旅客要买几把浸油伞,丁老板过去也做过这种伞,其做法是用生桐油油透,但只能在夏季生产,工时较长(一般伞是用熬好的熟油,易快干),这种浸油伞,伞衣结实,抗风沙强,久用不易坏,是西北几省群众出门必带的用品之一。丁老板听到这个信息,亲赴陕、甘等省做了市场了解,这一去带回了多家订单,成为销往西北的畅销货,博得用户的好评。

丁老板为了巩固经营信誉,无论货再俏,决不粗制滥造,保证按时供货,坚持包退包换信用制度,受到用户的信任。到上世纪30年代,“泰隆伞”已名扬远近,供不应求,月销售量增至千把,年销量已到3万至4万把,销路遍及冀、鲁、陕、晋、甘等省市。丁老板成为中原地区颇有名气的伞具批零商,一直经营到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到手工业合作社,并带徒弟,使其技术得以传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