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农业新知识
政府来培训
仁智三公石
国道207线登封段
中修工程开工
老汉丢牛 焉知非福
徐庄镇新农村建设“双喜临门”
登电集团首进500强
登封地税入库千万元
祈福中华·论道中岳
活动反响强烈
登封着力打造全民兴教新格局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仁智三公石

程胜利

“三公何嶙峋,鼎力在嵩岑。千古聚仙客,石方醉游人。”这是《嵩山志》名石章节中对三公石的诗赞。三公石位于嵩阳书院西北2公里嵩山玉柱峰下,鼎足而立。

三公石原名“三功石”。据传:王莽追杀刘秀至嵩山,在一片树林边不见了刘秀,王莽下令烧山,刘秀就是屏气躺在石上从火海中逃生,东汉建立后老百姓称之“三功石”。因北宋枢密使张升告退隐居嵩山紫虚谷(在三公石东面),常与人踞石上对酒作歌,称之谓“三醉石”。清人耿介说“此石(指三公石)五色灿烂,具五行之性,兼备五德焉。”又言此三石能与太师、太傅、太保相媲美,故改名三公石,并题“三公石”于石上。三石大者雄伟高耸,高8.2米余、围长42.8米,重约2200吨,携手攀登可上,可容10余人排座。次石在大石东30米处秀丽挺拔,高6.6米、围长45.7米,重约2100吨,攀登可至石上,石上有雨水一涡,洁而不涸,石上有裂隙数道,内生野荆数株,枝干疏落,体形虽小,也为百年植物。小石在大石东北60余米处,高7.8米、围长43.6米,重约2400吨,形如峦嶂,当中崩裂,林梢丛生,无土而茂盛。在三公石东南10米处,另有一小石,与三公石一样五色斑斓,形色独特,超然拔俗。虽然玲珑洒脱,但与三公石相比,甘拜下风。因此,人称此石为“甘拜下风石”。高约3米,围长10余米,重约80吨。从地质学上讲,四块巨石同为太古代登封群的绢云石英片岩,是嵩山地区最古老的岩石之一,由于该岩石形成早,多次被后期构造运动所改造,形成多次叠加构造,变质程度较深,其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约70%左右,三氧化二铝15%,氧化钠5%等,形成于距今约30亿年左右。比元古代嵩山群的石英岩组成的启母石早约8亿年。是新造山运动时从山上的基岩上塌落下来的。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三月耿介携梁家惠、胡天瑕等人春游三公石,梁家惠作《游三公石记》一篇,文中说三公石“……嵩岳钟灵。可与三柏媲美。阅汉、唐、宋、明名臣大儒,登嵩游览者不乏,岂足迹未至(三公石),何竟无一题咏……”耿介遂作《三公石》七言诗曰:“汉皇封禅首中嵩,山下维岩鼎足雄。色具五行分造化,体含二气补苍穹。浑沦未凿先天樸,方正独留太古风。应是当年曾扈跸,故教列铁比三公。”梁家惠亦作《三公石》七言诗曰:“嶙峋万古踞中嵩,岳秀钟灵自不同。非为补天成五色,定将变理比三公。雍容坐论神情穆,正色立朝气象雄。”耿介、梁家惠给三公石以博大深厚的评价。

据登封市文物局宫松涛先生讲: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耿介在三公石东南、七星泉旁建仁智亭。今仁智亭虽已不存,但在夏季,人们多至三公石纳凉、谈古、俏情,秋深登临观览嵩山红叶,一览登封市区全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