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物流失背后,有多少疯狂的“雅贪”
副市长 局长赌博斗殴
有多少“白领”要咱老百姓养着
不愿认领“丈母娘”论的诡异
设网络新闻发言人体现权力善治
严打“醉驾”之后 有人欢喜有人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酒量大降 卖酒商人“诉苦” 酒后代驾行业悄然兴起
严打“醉驾”之后 有人欢喜有人愁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严打酒驾让不少租车公司、酒楼考虑重新恢复代驾服务。

为遏制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逐年上升和近年来恶性事故频发趋势,8月15日,公安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打酒后驾车专项行动。

“严打令”颁布近一月来,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一些地方酒楼、酒吧营业额下滑,各种酒类销量骤降,酒后代驾行业兴起,形形色色的醒酒药热销……

严打酒后驾车,触及了一些商家的利益,刺激了衍生产业和商品市场。然而,要想根治酒后驾车行为,还是应考虑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如此才能治标又治本。

酒量大降 卖酒商人“诉苦”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8月份,全国因酒后驾驶肇事导致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2.8%。自8月15日专项行动以来,降幅进一步增大,未发生酒后驾驶肇事导致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然而,由于酒精的麻醉和刺激作用,酒后驾车带来的危害令人触目惊心。

根据近年世界卫生组织交通事故调查显示,道路交通事故中大约有50%至60%与酒后驾车有关。有统计表明,驾驶员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6倍,驾驶员死亡档案中有59%与酒后驾车有关。

另据记者了解,严打酒后驾车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截至9月2日,贵州省在19天内共出动警力2万余次,查获酒后驾驶违法行为354起,其中饮酒驾驶296起,醉酒驾驶58起,已裁决287起,暂扣驾驶证274个,拘留49人。

“严打‘酒驾’对我们的生意确实有影响。”贵阳市箭道街某酒楼营销负责人说,近段时间,酒楼打烊与往年同期比相对提前。晚上不到10点钟,附近几家酒楼都鲜见客人,显得很冷清。与此同时,酒楼的营业额也同比下降。

“从8月中旬至今,100元以下的中低端白酒销量下滑趋势最明显。”李某是贵阳市盐务街一家饭庄的小老板。据他介绍,近期,开车来消费的老顾客基本不敢喝酒,以往饭庄每个月的白酒消费都在600瓶上下,可从8月中旬至今才卖出200多瓶。

在贵阳市三桥综合批发市场内,记者采访了一些酒类经销商。一家专营本地中低端白酒品牌的商家老板说,近半个多月来,各类白酒卖出共计不到300件,销量还不及严打“酒驾”前的一半。

“现在啤酒本处于销售旺季,但配送到酒楼酒吧的销量都在下滑。”贵阳市某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说。

酒后代驾行业悄然兴起

“酒后代驾”在一些发达地区并不鲜见。

有报道称,北京首家代驾公司“奔奥安达”,其人工调度运营已经满足不了需要,准备引进电脑调度运营软件项目。而在广州,虽然5年前曾轰动一时的首家“酒后代驾车服务公司”早已关闭,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代驾公司,但不少租车公司、酒楼、驾校都在兼营“代驾”业务。

贵阳市的酒楼、酒吧以前只有零星几家提供“代驾”服务。当前,在经营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更多商家开始考虑怎样留住客人,保证客源。一些酒楼、饭店、酒吧忙着招聘会开车的保安,推出代驾服务。

“以往是等客人提出来,我们才提供代驾。”贵阳市某餐饮连锁企业营销部陈经理说,“现在只要是喝了酒的驾车客人,我们的保安都会主动提出帮忙代驾。”

据这家餐饮企业贵阳宅吉店的大堂经理宋女士介绍,他们在业务会上还专门讨论了酒后代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问题。

“目前基本上是酒楼免费提供代驾服务,我们正在征求包括客人在内的多方意见,考虑收费的可能性和标准,以及代驾协议和安全责任的问题。”宋女士坦言,提供代驾服务增加了酒楼的运营成本,而且风险和压力也很大,他们很期待本地专业代驾机构的出现。

贵州法治时代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江茁认为,代驾服务一般都是口头协议,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一旦发生纠纷,不易处理。而酒后代驾双方形成的是一种民事合同关系,因此在代驾前,最好选择在车主仍清醒的时候签订书面合同。

“对于一些不愿接受代驾,执意酒后驾车的司机,我们除了尽力劝阻外,并没有更好的办法。”陈经理说。

关键是建立遏制

酒后驾车的长效机制

8月27日,贵州六盘水市交警在公共场所打出的醒目标语“驾驶员,你妈妈喊你不要酒后开车”引发网上热议,虽然有人认为此举颇为“雷人”,但更多网民认为其达到了劝阻机动车司机放弃酒后驾车恶习的宣传效果。

供职于贵阳市某房地产公司的司机冯先生说,陪老板出去难免要应酬几杯,以往只要没醉都照常开车,“近来,一方面是交警查的严,另一方面是受各种渠道的宣传影响,只要开车了就告诫自己要做到滴酒不沾”。

“希望通过严打酒后驾车,能在社会上形成文明饮酒的风气。要么不喝,要么不驾,喝了酒就自觉打车回家或者找人代驾。”酒类经销商吴先生认为,眼下酒类销量下降是暂时的,“喝酒并没有错,关键是司机要自觉抵制酒后驾车。我宁可少卖点酒,也不希望看到酒后驾车酿成的惨剧。”

由于缺乏行业规范,不少车主因担心人身和财产安全,不愿接受“代驾”服务。致使每逢“严打”代驾服务会兴盛一阵,过后就很快趋于冷淡。

据了解,2007年2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就曾发出通知,要求整治酒后驾车,推广代驾服务。但由于没有具体部门负责政策和措施制定,没有具体部门负责监管代驾行业,代驾服务至今仍难稳定发挥减少交通事故的作用。

江茁认为,新生事物的成长必须有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驾护航,因而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引导和规范“酒后代驾”行业很有必要。更有专家提出,应把代驾作为社区服务而非产业来扶持,由城市社区设立代驾机构,招聘“代驾志愿者”提供服务。

事实上,因“严打”衍生而出的行业不止一个。

9月6日晚,贵阳市交警在查获一酒后驾车行为时,发现司机严先生出现中毒症状。经询问得知,他饮酒前服用了一种所谓“解酒药”,本想通过药物降低血液中酒精浓度逃避检查,结果适得其反。

专家提醒,严查酒驾催生的“另类”商机,广大消费者应该理性对待。特别是类似解酒药这样的商品,鱼龙混杂,服用前更要谨慎。

“‘严打’不是目的,关键是建立遏制酒后驾车的长效机制,并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使得酒后不能驾车的意识深入人心。”一位专家说。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