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阳光的声音
水流云在
被解构的英雄与英特迈往
“折桂”与“桂冠”
林中仙子
共和国60华诞漫忆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共和国60华诞漫忆

陈勤廉

我两手颤抖地捧起1949年已经发黄变脆的《河南日报》,既小心翼翼又急不可耐地翻开10月份合订本的第一页,映入我眼帘的是“共和国成立”的大字标题。随即在“副刊”又看到了我那篇小文《人民领袖的声音》,久视着熟悉的铅字,闻着散发的墨香,一幕幕往事顿时涌上心头,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60年前,河南日报和新华社河南分社同在开封市中山路306号三进院办公。几十名编采人员耕耘着这张报纸并担负着向新华总社发电讯稿的任务。轰隆隆的机器声和嘀嘀嗒嗒的发报声回荡在这院落的上空,这篇小文就出生在这里,我用激情满怀的文字记录了当时人们欢乐的情景。那天,院子、屋里都挤满了编采人员,鸦雀无声地,静听着收音机传出的领袖的讲话。当他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语声未落,就被霹雳似的掌声淹没了……

在共和国诞生的鼓舞下,我们这个大家庭亲如兄弟姐妹,同心协力,努力工作。来自山东、河北、山西的南下老记者们,对新参加工作的编采人员爱护备至,真诚无私地帮助。一名老记者带领一名新记者,是不成文的规定,每当一老一少从县乡采访归来,本上记录得满满的,便伏案疾书。老记者把床板让给新同志,自己宁肯睡地铺;把喝牛奶的待遇让给身体不好的新同志。我们的“家长”——报社总编辑兼分社社长于大申每天呼唤大家去后操场晨练打球,并领唱革命歌曲;他不允许大家称呼他“总编”或“社长”,亲切地喊他“老头”或“于老头”他才高兴,上下级关系亲密无间;采访部主任王甸在忙中帮助勤务员小鹿识字学文化,传为佳话。

我继续翻着看着,共和国成立的第五天,报纸上又登载了河南文艺界的名人李蕤、雨门、奇之、王大海、陈锐等人的诗文,也都以深厚的感情,最好的文字,记述歌颂了共和国的诞生。令人痛惜的是他们已辞世多年,今天再也不能执笔著文,抒发对共和国的深厚感情了。

1950年6月26日,我和武润可、胡明昕三人奉调郑州日报,从此我与郑州这个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郑州的一草一木,每个街道小巷,每条河流小渠,乃至每座建筑物都留有我的足迹和身影。建国之初,郑州是一个只有14多万人口的小城市,仅有德化街(即步行街)与大同路两条水泥路。火车站是用蓆棚搭建而成的;没有公共汽车,没有自来水,没有自动电话,没有公园,没有……是一个不具备城市条件的城市。

大喜过望的是,随着共和国的成立,郑州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其中有三项工程使市民终身难忘,也是我做记者以来最值得大书而特书的采访。回忆起这些往事,我与老市长王均智共同语言最多,因为他也是老郑州,更是这三件市政工程的参与者领导者。一接触这个话题,他深情脉脉地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叙述着每一个细节。

这位93岁高龄的老市长耳聪目明,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段往事记忆犹新。他说起了找水难的经过,职工如何艰苦奋战建成水厂,说明自来水并非自来。记得放水的那一天,全城几乎沸腾起来,特别是解放路,就是原来自来水公司门前,挤满了人,有的手端杯子,有的提着水壶,争先恐后拥向水龙头接水,以先喝到第一口自来水为快。

我也想起了,老作家苏鹰在他的小说《贾鲁河边》一书中,描写骑毛驴去参加郑州“363”发电厂的章节,善意地讽刺了郑州没有公共汽车的情况,为郑州第一次建成公共汽车的必要性作了最好的注解。老市长说:“通车那天,我坐了一个来回。”我骄傲地说:“我坐了三个来回。亲眼目睹了沿街两旁的市民,鼓掌欢迎,燃放鞭炮的情景,于是,采写通车盛况的腹稿打成了。”

1956年7月1日零点自动电话的开通,更是全市人民无比高兴的日子。当夜12点整,手摇电话停止了叮当叮当的响声,结束它的历史使命时,“总机”们兴高采烈地一起跳了起来,穿着白大褂的话务员在新机房喜笑颜开,以手示意,告诉我自动电话通话了!这一夜,我三次往来于手摇电话的旧址弓背街与自动电话新址二七路,以“一夜之间”为题,特写了告别手摇电话迎接自动电话的场景,记述了人们的喜悦心情……

面对这些往事的记忆,我们的谈兴更浓。我说,这是造福于民之举,是功在当代,利在万民,是完善一个城市必做的市政基础工程。他连忙说,不提基础吧,说是开端就可以了。万事开头难嘛!我说:“1954年2月1日,郑州第一次有了公共汽车,尽管只有6台;1954年6月25日,第一次有了自来水;1956年7月1日,第一次有了自动电话,这总是事实吧!没有昨天的基础,就没有今天的发展和规模。”他连连点头,会心地笑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