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国庆期间天气晴好
“吃”的记忆
农业东路今日通车
粗糙国旗查扣百余面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吃”的记忆

本报记者 张云波 卢文军

“吃了没?”“吃饭了没?”这是河南人长期以来见面时的问候语,近十年来才渐渐消失。一句地方特色的问候语,实实在在说明那个年代人们对吃的渴望和包含的时代背景。

家住省社科院家属院年近七旬的孙继忠先生说,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见面问候语“吃了没”最为流行,这与当时国内经济不景气,温饱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的背景有关。

“刚解放时,人们买粮大都是到私人磨坊。”孙继忠回忆说,毛驴拉着现磨,一次顶多买十斤八斤。买的多是杂面,平时都是吃窝窝头,过年才能吃上饺子。直到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建立国营粮店,对市民实行月定量供应,出现了粮票、油票,买粮才不再去磨坊。那时候的粮票有全国流动粮票、河南省流动粮票和郑州市粗细粮券。出差时需到粮店兑换“全国粮票”,吃饭才会有保证。

在粮管所干了几十年批发的高秀兰说,1966年的郑州市城镇居民粮本光不同对象的供应标准就200多页,市民月定量26斤,干部29斤,小孩按年龄分为10个标准,工人则根据劳动强度分三等九级。

尽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慢慢好起来,但城镇居民粮食供应还是按比例:细粮占七成,粗粮占三成。精粉、大米,普通市民是见不到的。精粉当时“高干(13级)”才能吃得到,大米是南方人的“专利”。当时,双职工家庭每月收入也就七十多元钱,大部分开销用于“吃”上。人们买副食品也得凭票,比如肉、蛋。不过,主妇们都挺会过“日子”,专买肥肉回去炼油,剩的油渣改善伙食。“走后门”是“文革”时期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要想买点好肉好菜,须到肉店菜店找熟人。1992年粮油市场开放,取消定量供应,粮本票本从此开始 “睡大觉”。

又值中秋,美味月饼“遍地开花”。可当时月饼很稀罕,馅儿都是花生冰糖加青红丝,家里姊妹多的,一个月饼切成几块吃,有的家月饼舍不得吃,压箱底能放到春节。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郑州国营粮店开始卖馍,城里人基本结束了自己蒸馍的历史。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商贸城建设的脚步,绿城的酒店、餐馆如雨后春笋,数不胜数。请客则经历了吃好——吃排场——吃环境——吃特色——吃健康,发生了质的飞跃。“食在郑州”的美誉不胫而走。

小小餐桌看变化,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成为健康食品。记者查阅了市统计局最新资料:2008年,全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支出3430元,是1951年的41倍,是1978年的21倍。

从上世纪的见面问“吃了没”到现如今改问“你好”,折射出半个多世纪郑州的历史巨变,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60年的变迁,有很多记忆值得回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