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专版 上一版3
60年华诞 60年醇香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五粮液传承千年中华文明 与共和国同步实现跨越式发展
60年华诞 60年醇香

——五粮液的共和国情缘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细数五粮液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六十载的飘香之路,同这片神州大地所走过的轨迹高度吻合。那一尊巍然屹立的五粮液酒瓶就像一根华表柱,记载着共和国六十年发展和崛起的风雨历程。静观五粮液从缘起、陈酿,到勾兑、飘香,层次分明的四部曲中,写满了美酒与历史,五粮液与新中国,二者之间水乳交融、难以尽言的情缘。

酒以载道

五粮液传承千年中华文明

《易经》上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自诞生之初,酒的意义就不限于是一种液体物质,它已从形而下的物品流布到了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的舞台。在笔墨之外,酒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和容器,容纳传承着历史、文明、情感、精神等一系列的内容。它的发展和演变,始终都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生相伴。

让我们把时光倒流至夏王朝以前,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有了剩余,推动了酒的酿造和消费,酒行业的发展,反映的其实是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酒业兴衰成为粮食丰歉和国运昌败的晴雨表。

在五谷丰登的条件下,在五味调和的需求下,多种粮食酿酒的工艺随之形成。南北朝的咂酒,唐代“春酒”、“重碧酒”;宋代的“荔枝绿”、“姚子雪曲”,明代的杂粮酒,再到集众家之大成的五粮液,这个过程中,酒的品质日臻完善,国力逐代强盛、文艺日益昌隆都是有目共睹的。五粮液从远古走来,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滔滔巨浪,随着母亲河长江的波涛一泻千里,融入浩瀚的海洋,跻身世界名酒之林。华夏神州从远古走来,走过平地和山川,走过潮起潮落的曲折和磨难,走进世界强国的行列。一样的轨迹,通向一样的崛起。

同时,在酒以载道的形而上领域里,五粮液“和谐中庸”的思想与儒家主张一脉相承。中庸思想讲求不偏不倚,中正中和,协调共处。五种粮食之精华的糅合汇聚,使味觉层次全面丰富,综合调动人的视觉、嗅觉、味觉等多种美感的最佳享受,品质中渗透着中庸思想的基本内涵,实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即便在五粮液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当中,也是传统手法与现代科技共存,为五粮液优良品质提供着重要保证。

它的五种配方还体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养生文化。《皇帝内经》总结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早在宋代,五粮液的前身“姚子雪曲”,当地记载就有治疗心血管病的效用。而“陈氏秘方”利用养生学的原理,将五谷杂粮的保健作用进行“调和”:高粱味甘性温,富含铁和蛋白质,可健脾益胃;大米味甘性平,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糯米含有钙、磷、铁、维生素B等,可补虚、补血、止汗、健脾暖胃;小麦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肾、养心安神的功效;玉米味甘性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宁心活血的作用。五种成分像音乐的十二度和弦音一样,调和,悦耳,六百年绕梁不绝。

在1963年的全国评酒会上,专家们这样评价五粮液:“各味谐调,恰到好处。”这表明五粮液“和谐中庸”的哲学被广泛认同,它所暗含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喻意,同现今倡导的“和谐社会”再一次不谋而合。

厚积薄发

与共和国同步实现跨越式发展

麦肯锡有句警语:“如果你的产品仅是产品类别中的一个,并无其他所长的话,你的产品仅是一个商品,连名字都谈不上。”它道出了一些酒类产品昙花一现般湮灭的原因——缺乏陈酿,不能与时俱进。

陈酿是五粮液造酒工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经过一段漫长的贮存时间,使酒中的水、乙醇、各类酸、酯、醛等分子发生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改善原酒的感官风味,促进原酒品质的提高。一个品牌,一家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同样需要这么一个必经的陈酿过程,经由积累和嬗变才能够脱颖而出,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样的一个过程,还必须同所处的时代相契合,抓住机遇,同国家和社会的前进步调相一致。五粮液的成功,恰恰是做到了这一点,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

建国伊始,民族工业一穷二白,唯有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才能寻找到出路。五粮液酒厂由上世纪50年代初几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 “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1959年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开始了自身发展的跋涉。

1978年开始,五粮液酒厂最早采用了气相色谱等现代先进的化学分析仪器,对原材料采供、原酒分级、勾兑操作等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控制。这是五粮液自身发展中的一小步,却是中国酒类企业乃至食品行业的一大步。随后,国内传统工业中开始大量引入科技化和现代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从体制上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各行各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五粮液在以王国春厂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带领下,通过“三大步”的成功跨越和数次战略转型,不仅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生态环境最佳的白酒生产基地,年产量超过45万吨,而且在现代制造业、现代工业包装、光电玻璃、现代物流、橡胶制品、现代制药等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也建立起系列优势,从最初的手工作坊变为拥有下属5个子集团公司、12个子公司,占地10平方公里,现有职工30000人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300.58亿元,出口创汇19776万美元。五粮液品牌价值达到450.86亿元,连续14年稳居行业第一。由于五粮液属于典型的浓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也由此成为中国白酒中发展最快、存量最大的酒种,占到全国白酒市场的70%以上。

五粮液生产车间的储酒容器从麻坛、水泥池,到不锈钢罐的多次变化,折射着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演进。产品包装从塑胶瓶盖到三防瓶盖,到激光防伪盖,再到3M回归反射胶膜防伪……进行了多次包装材料革命,每一次革命都是科技在酒业中的一次进步和飞跃。

三十年间,在以五粮液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民族工业的带动下,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以上,进出口贸易总额29年增长了近100倍,城乡居民储蓄则增长了700多倍,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这些成就,无疑是企业和国家融为一体,进退与共,历经数十年陈酿后,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责任为先

产业链牵动社会生态群落的和谐发展

自古以来,国内就有“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的说法。在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誉的酒都宜宾,岷江、金沙江、长江,三江交汇,勾兑出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这里恰好位于北纬30度上下,雨热同季、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土壤最适宜酿酒所需微生物的生长,在物理上形成一个不可复制的酿酒生态圈。宜宾的酒文化具有几千年的辉煌历史,五粮液就是最杰出的代表和结晶。

五粮液集团公司总裁唐桥曾经意味深长地说:“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社会生态群落的话,五粮液这样的龙头企业就相当于其中的调味酒。希望通过它的影响,使得整个国家和社会其它基础单元和谐发展,形成一杯质量和风格上乘的盛世美酒。”

正如五粮液“勾兑双绝”的造酒工艺一样,五粮液集团一直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己任,在以高品质产品回报消费者的同时,积极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在中国这个社会生态群落里起着积极的勾兑作用。当五粮液人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时候,他们想的最多的是一个国有大企业的历史使命,是隆起民族的脊梁,为国家和人民尽一份责任。

五粮液先后为社会提供了3万多个劳动岗位,有效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创造了条件;2008年,集团实现上缴利税60亿元,连续15年蝉联中国酒业的利税冠军,累计为国家上交利税近300亿元。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国家重点关注三农问题的同时,五粮液用行动积极探索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在当地建立的酿酒专用粮食产业带,振兴了一方产业,带富了一方百姓。2007年,五粮液集团需用的原材料五谷杂粮和青梅等其他农产品60余万吨,其中89%来自宜宾农村,仅此一项,他们就向宜宾农村投放资金21.36亿元。通过这些做法,既能向五粮液集团公司提供优质的、相对稳定的酿酒用粮,又能满足城乡人民对优质食用大米的需求,还优化了宜宾市粮食种植结构,保护了农民的粮食生产能力。宜宾市委书记解洪说:“五粮液公司促进了当地三农问题的解决,在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历史进程中,开创了新思路,发挥了国有大型企业的领头作用。”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做出反应,紧集征调各方资源并号召社会团体进行抢险救灾。五粮液作为四川本地最著名的国有大企业,在自己也受灾的情况下第一时间站到抗震救灾队伍的前列,以快速、持续的行动为抢险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援助。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五粮液集团公司相继派出28辆货车不断向灾区运送帐篷、被子、床垫等大量的生活必需物资,累计为灾区捐赠款物价值7000多万元。

2008年12月,五粮液获得国内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中最高级别的国家政府奖——“中华慈善奖”。多年来积极肩负起社会责任的五粮液,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白酒品牌名称,更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五粮液人为打造和谐社会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在文化领域、教育领域、社会公益领域中,在抗洪救灾、对口扶贫、希望工程、朝霞工程、拥军等社会公益事业中,五粮液一次又一次以实际行动真情回馈社会,为共和国的繁荣昌盛与社会和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甚至在政治和宗教领域,五粮液也不遗余力地滴入了和谐的因子。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班禅大师采用五粮液祭神,胡锦涛主席深切地表示:“ 五粮液为民族大团结做出了贡献。”

蜚声海外

国家名片走向世界

新中国成立的60年,是中华民族一天天走上世界舞台,综合国力日益彰显,成为全球瞩目焦点的60年。这60年,也是五粮液跻身世界名酒之林,作为文化和友谊的使者,把中华古老文明传播给世界的60年。

在中国,很少有哪个企业能像五粮液一样,拥有共和国领袖们所寄予的深深关怀和殷切厚望。在世界,很少有哪个品牌能像五粮液一样,蕴涵着如此厚重璀璨的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历史上,很少有哪个民族产业能像五粮液一样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而成为国家名片走向世界。

千年陈酿的琼浆,六十年岁月的飘香,五粮液已融会成盛世中国的宏大交响。

在五粮液博览馆门厅正面墙上,嵌着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李瑞环等国家领导人关心和支持五粮液巨幅照片。与这些历史性的珍贵瞬间一同被载入史册的,不仅是五粮液美酒,更是五粮液与共和国血脉相连的情缘。

1999年4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亲临五粮液集团公司视察;

2000年10月5日,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的李鹏同志莅临五粮液集团公司视察。

2003年5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也来到五粮液集团公司视察工作,并用“发展才是硬道理”总结和肯定五粮液的发展经验,明确要求“好好保护‘五粮液’这块牌子”。

水的外形,火的内质,五粮液以其独特的魅力被海外友人形象称为“白色火焰”,神、形、韵、味里都浸透着浓浓的中国元素。新中国成立60年来,身为中国白酒的旗舰品牌,五粮液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国家外交事务中的“国礼”和国宴用酒的角色,用它那浓郁的酒香征服了许多国家政要,成为国际交往的使者和桥梁。

195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国宴上,五粮液香溢人民大会堂,令中外嘉宾拍案叫绝。在国家领导人当中,邓小平爱吃辣椒也爱喝酒,尤其是家乡出产的五粮液,每天都要斟上一杯。

1973年,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主席金日成访华,周恩来总理将五粮液和龙进茶作为国礼相送。以此表达了中国人民最真诚、浓厚的情谊。

1980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时,将自己珍爱的五粮液作为礼品馈赠嘉宾。这琼浆玉液般的美酒,作为友谊的使者,远渡重洋,带去了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

上世纪80年代,时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出访朝鲜,以五粮液作为礼品馈赠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金日成对五粮液赞不绝口。

1989年11月5日,金日成访华。临别前,杨尚昆主席再以五粮液酒和龙井茶为国礼赠送给金日成。

1992年12月17日,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首次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双方签署友好协议后,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在钓鱼台国宾馆设国宴,用五粮液盛情款待叶利钦总统一行,叶利钦连声称赞五粮液是真正的好酒。

2001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宴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经济体领导人,五粮液被摆放在主桌,赢得各国宾客赞誉一片。

2007年初,五粮液作为商务部选定的唯一食品类代表,代表中国品牌参加了“中俄文化中国年”交流活动,同样获得成功,而这次他们的“国际语言”,则是将五粮液与中华文化进行系统化结合,充分展示了酒在中国社会的特殊作用。

……

五粮液一直都是作为友好邦交的国使,活跃在中国的外交舞台上。而这些历史背景,其实还传递着更多的弦外之音:五粮液不仅仅是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而是作为中国白酒的典型代表,甚至是中国的代表,已被世界所接受和认可。

数据表明,五粮液集团一家的出口量就占到了国内整个白酒行业出口量的95%以上。即使是在金融危机和食品安全受到考验的时期,也出现了国外商客抢购五粮液的盛况,名列“全球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和麦德龙等国际零售商巨头纷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麦德龙公司食品采购部高级采购经理金恩杰先生每每提起五粮液都会竖起大拇指说:“我喝遍了中国的白酒,五粮液是最好的!”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