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专电(记者 潘松 刘超峰)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山东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将于今晚在山东省省会济南开幕,作为北京奥运会后的第一届全运会,又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全运会创办50周年之际举办,本届全运会因其背负的多重特殊意义而备受关注。
本届全运会共设置了33个大项,除了28个夏季奥运会项目以外,还增设了4个冬季项目和我们的国粹武术比赛。全国各省、区、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各行业体协和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6个代表团报名参加本届全运会,将近11000名运动员进入决赛,人数与北京奥运会相当,加上官员、裁判和媒体记者,参会人数将超过40000人,而这其中还不包括数量庞大的志愿者和开闭幕式参演人员。为承办本届全运会,山东省新建和改造的比赛、训练场馆达到了129个,其中相当一部分具备了承办国际比赛的能力。从规模上说,本届全运会将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一届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虽说开幕式要到今晚才在济南市奥体中心上演,但是先期进行的全运会比赛已经持续了大半年的时间。据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介绍,从年初举行的冬季项目决赛开始,到今天为止本届全运会362个小项的比赛已经结束了100项,决出金牌104枚,包括体操、跳水、乒乓球等在内的一批热点项目已在开幕式前结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肖天解释说,这些项目的世锦赛、世界杯等大赛与全运会决赛时间冲突或者接近,因此不得不安排提前进行决赛。
除了大量项目先期决赛以外,本届全运会还有另一大特色:比赛被分散到了山东省全部17个地级市举行,虽然主赛区济南承担了大部分比赛,但分散在各个地市的也有不少热点项目,田径中的重头戏马拉松比赛更特殊,被安排在北京举行。从体育资源的分配和减轻承办城市压力的角度看,这样分散的安排相当合理,但是对于全国各地赶来采访全运会的数千名记者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
不逊色于奥运会的规模、持续大半年的比赛时间和极度分散的承办城市,第十一届全运会还没开幕,就已经显示出了种种与众不同。肖天用“中国特色的体育事业”一语来解释这一切,并坦承全运会的规模增长过快,总局已经开始考虑给全运会“瘦身”。
今晚8点,本届全运会的开幕式将在济南市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经过前天晚上的带观众彩排,气势恢宏的开幕式已经没有秘密可言,唯一的悬念就是主火炬将如何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