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外资“包装”
丰收悖论与惰政思维
谷歌数字图书馆
如何超越理想达成和解
别被文强的风流韵事
遮蔽了双眼
争抢李白,争抢的是无聊
网售假药大案: 网上买药,你敢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网售假药大案: 网上买药,你敢吗?
农民租用民房制作假药 两年网上销售142万元 虚构“权威机构”网上销售 受害人遍布全国 要“方便”更要“安全”
网上售药监管宜“疏堵结合”
法院对网上销售假药的卢冲判处有期徒刑11年
工作人员在检查市场
漫 画 王 国 画
售假药的网址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日前公开宣判的一起网上销售假药大案: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租用民房,自制“特效药品”在网上销售,两年便成了“百万富翁”。而数以千计的患者,不仅损失钱财,还贻误了诊治,损害了健康。

多行不义必自毙。人民法院对网上销售假药的卢冲一审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这是武汉市查处的首起网上销售假药案,也是国内判处徒刑最长的网上销售假药案。

农民租用民房制作假药

两年网上销售142万元

今年1月6日,公安机关接报案后,冲进武汉市姑嫂树路28号江花苑103室,将涉嫌制作、网上销售假药的卢冲抓获。在这间普通的民房内,民警当场查获“醒脑安神丸”、“协和骨康胶囊”等九种半成药品5509瓶、各类药品销售标志多张、私刻的“中国国际鱼鳞病康复研究所”等单位印章13枚。

今年27岁的卢冲是湖北天门市人,初中文化,农民。15岁时,他外出打工帮地下诊所贴“牛皮癣”广告。2006年5月,在北京的卢冲跟老乡学网上销售假药。他找人做一个看起来专业的医药网站,发布虚假网上广告,其中的联系人、地址都是编的,有人打电话订购,他就从老乡那里购进药品和包装材料,在家贴标签、打印生产日期,通过快递公司或邮寄的方式发给顾客。2008年7月,卢冲来到武汉继续在网上销售假药。

据卢冲交代,他所卖的是一种瓶装白色胶囊,三至四盒一个疗程,购价从700元至1000元不等。为以假乱真,他还准备了假发票及产品质量卡。他附送购药的信誉卡,印着“本药品质量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担”、“药品质量万里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字样,其假药标签上赫然印着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提供技术支持。

法院查明,2007年1月到今年1月两年时间里,他用虚构的“首都协和医学研究院与北京股骨头坏死专研中心”、“中国国际鱼鳞病康复研究所”等单位的名义,在互联网上发布销售药品的广告和信息,并向多人出售假药,非法销售假药金额共计人民币142万余元。

经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鉴定,卢冲在网上销售的九种药品,均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所标示批准文号均系伪造,应按假药论;药品有效成分不明确,标示的功能主治和适应症均未获批准。

发了不义之财后,卢冲购买了一辆小轿车,过上了他向往已久的好日子。但假药害人不浅,据统计受害者达数千人。一名受害者说:“用药后,身体浮肿、胃难受,停药后浮肿加重了,人变形了,才知道上当受骗。”

江汉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卢冲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其行为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生产、销售假药罪,应依照处罚较重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一审判决被告人卢冲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罚金80万元。

虚构“权威机构”网上销售

受害人遍布全国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兴起,网上销售假药行为日益猖獗,对公众用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据统计,今年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举报的网络售假药达到30余起,目前已移送公安机关4案共7人,逮捕2人。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还通报了两起网上销售假药大案,作案者都是租用民宅,将一些化学药品片剂粉碎,加入无名粉状物后制成“益肾通胶囊”、“胆康胶囊”等假药,有些甚至仿冒国际知名企业生产。虚构“中国中医疑难病研究院”、“北京国际某某病研究院”等“权威机构”研制,然后在网上以治疗痛风、糖尿病等症的名义,通过快递等形式销售,受害者遍及全国各省市。

网上销售的假药几乎都是针对疑难杂症和功能性药品的。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冬冬说,感冒药是不会有人在网上买的,而治疑难杂症和功能性药品成为网上的热销产品。不法网站依靠兜售减肥、丰胸、性保健及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特效药获取暴利。牛皮癣、乙肝、风湿等疑难杂症顽疾,减肥和增强性功能的产品也是卖点。

对身患疑难病症、慢性病症的人说,多方求医并不能找到特效药,而网上销售假药抓住患者寻求“灵丹妙药”的心理,通过使用绝对化、承诺性的语言,大肆夸大宣传其功效。为骗取患者信任,还虚构或假冒“中国”、“国家”、“北京”等某疾病康复中心、医疗“权威研究机构”,冠以“最新科技成果”,证明药品具有“特效”。

江汉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刘汉华介绍,网上销售假药隐蔽性极强,其服务器、制售地点、发货地址不在一处,制假人员基本上是在幕后操作,其登记的名字等均为虚假信息。网上销售假药发生后,很少留下违法犯罪证据,且涉及多个单位,查处难度大。

要“方便”更要“安全”

网上售药监管宜“疏堵结合”

网上交易方便快捷,购药者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低价药品,深受网民欢迎。但药品作为特殊商品,严格审批管理才能保证公众用药安全。专家建议,应“疏堵结合”,既要增加合法网上药店数量,发挥电子商务平台方便快捷,成本低的优势,又要加强监管,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网上药店具有成本优势。据了解,网上药店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便捷消费的需求,而且网店建设和运营成本远低于实体门店。网上售药不需要店面租金和人工成本,售价要比实体药店的售价少10%以上,加上送货上门等方便服务,网上售药同其他网上购物一样受公众青睐。

而对消费者来说,网上购药私密性好、手续便捷。一位有网上购药经历的消费者说,购买一些成人药品或特殊疾病的药品,在药店购买时总觉得有些难以启齿,而网上购药就没有这样的顾虑。

目前,发达国家网上药店的销售额已经占总销售额的近20%。美国网上药店已有1000多家,已形成平均17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业内人士预测,美国网上药品零售、批发的规模在未来两年内将超过传统药店。

但这种便捷的方式却为不法分子利用,一项统计表明,全世界约有50%的假药是通过网络交易。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燕说,利用互联网制售假药违法犯罪,已对传统的药品监管体制和监管方式构成尖锐挑战。

据专家介绍,网上非法售药行为监管难。在管辖权确立上,互联网售药牵涉到IP地址所在地、违法经营地、药品交付地、损害结果发生地等多个场所。同时,绝大多数网上药品侵权金额较少,尚未构成刑事立案标准,而行政机关在收集和查找交易记录方面十分困难。不法分子在网上申请一个网页建一个“黑药店”非常容易,而执法部门的执法成本却很高,因为执法牵涉到国家药监局、工信部、工商局、公安部门等多个政府部门,事实认定也比较困难。即使关掉一个黑网店,还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另开一家新店。

国家监督部门对网上药店的审批十分严格。截至今年7月31日,全国合法审批的网上药店仅12家。据了解,早在2005年,国家就对网上药店政策开放,但相关管理部门每年仅批准两三家。

武汉一家药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中成药几年前就申请网上销售,至今未获批准。但是假冒他们的畅销药品在网上层出不穷,买到假药的顾客找不到网上卖家,就查到他们公司的地址要求退货和赔偿,令他们不堪其扰。

但目前,正规售药网店数量太少,而问题药品依靠着不法网店的销售网络,让本属于正规药品的巨大的市场被其挤占。他建议,除网上药店的注册必须保持“高门槛”外,还要进一步“疏通”网络售药的渠道,适当增加正规网络药店数量,给消费者更多选择。希望能增多实体药店非处方药的网上买卖,并指定配送物流公司,将药品直接从药厂送达消费者,以提高药品安全性。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王冬冬说,增加网上药店是大势所趋,但这项工作必须循序渐进。目前迫切需要提高公众防范意识。目前,正规医疗机构和药店分布非常广泛,消费者完全没必要冒着风险在网上买药。如一定要在网上买药,消费者应选择经批准的合法网站。特别是,对一些宣称攻克了世界难题,能治疗疑难杂症的“灵丹妙药”要慎之又慎。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