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四大名捕”
露峥嵘
精彩话剧点燃冬季浪漫
俄罗斯大马戏下月献艺
郑州得俩金奖
酒井法子涉毒案开审
“世界客家播迁路”
羲皇故都采圣土
有一种可贵叫“坚守”
唯有诗歌带来精神之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唯有诗歌带来精神之乐
——访萧红文学院院长李琦

本报记者 秦 华 文 李 焱 图

诗人李琦

诗歌,这个曾在中国文学史上风光无限的文学形式,目前被许多人认为已接近消亡;诗人,这个曾为众多文人竞相追逐的桂冠,在今天却被羞于谈论,限入尴尬境地。然而,有这样一个人,却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诗歌创作。她就是黑龙江萧红文学院院长李琦。20日,记者采访了在我市参加第八届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的李琦。

诗歌直指心灵

记者面前的李琦气质温婉,眼神中却透出诗一般的坚定。李琦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30年如白驹过隙,此间,李琦下过乡,做过大学老师,当过文学编辑,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李琦始终保持着那份对诗意人生的追求和坚持,这么多年的付出终有收获——李琦的《天籁》《守在你梦的边缘》《最初的天空》等诗集深受好评,多首作品被选入国外书籍,并多次获得国内大奖。

“诗歌是直指心灵的,它无法带给我物质财富,但却带给我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写诗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李琦说,诗歌培养了她对人、对事的敏感和想象力,她的生活因诗歌的存在而温暖丰富了许多——“困惑诸多,唯有诗歌写作能超越日常平庸,带来精神之乐”,李琦的这句话最能概括诗歌对她的影响。

然而带给李琦温暖和力量的诗歌却有着“即将消亡”一说,对此,李琦并不认同:“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只要人们有心灵的追求,诗歌就不会消失。”

写诗贵在真诚

从事诗歌创作几十年,李琦对于诗歌创作有着独特的心得体会,“写诗最重要的是真诚,而且同样要植根于生活”。

“许多人认为小说等文学样式离生活较近,而诗歌则追求虚无缥缈的美感,有些脱离生活,其实不是这样的。”李琦说,诗歌同样需要植根于生活,人们的所有感触、思想都能在诗中有所体现,因此,那种不真诚的、未经过生活历练、身处“象牙塔”里的“诗人”无法得到读者的认可。

提到河南的诗歌创作,李琦不吝赞美之词:“河南是个诗歌大省,走出了很多杰出诗人,最为可贵的是,河南的诗人比较低调,从不去刻意炒作、宣传自己,这种对创作的真诚态度十分可贵。”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