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金子的诱惑
政府网站被点瘫
源于民众知情焦虑
雷同的不是政绩报道是形式主义
少年MBA班传递另类信号
城市失忆带来文化的匮乏
河南发力“旅游立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政府网站被点瘫
源于民众知情焦虑

政府网站被点瘫

源于民众知情焦虑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一年多后,中国内地城市第一次在网络上将政府“账本”完全摊在了阳光下。近日,广州市财政局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09年广州市本级部门预算》。广州市本级114个单位的预算齐备,市民轻点鼠标,就能下载察看全年预算情况。

此前,经过多年努力,今年5月27日,三位深圳公民看到了深圳市政府的2008年度部门预算草案;10月27日,卫生部向他们公布了一份接近完备的本级部门预算。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这两次回应都是第一次。加上此次广州市本级单位财政预算相关信息公开,纳税人所缴纳税金的去向,以越来越清晰的面目呈现在公众面前。

不过,也不能就此欢呼政府信息公开时代全面到来。深圳那三位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过程的百折千回,和国内诸多类似申请总是遭遇如“国家秘密”等搪塞理由的尴尬事实,也说明广州此番公开信息的举动,既有令人期待的现实语境,也有公众知情焦虑的因素在内。

公众的心情是急迫的:在广州市将全部114个政府部门预算在网上公布的当天,公布信息的网站,一度因为蜂拥而至的下载浏览而瘫痪。枯燥的数据,本并不具有网络时代吸引眼球的特质。因此,慕名而来,点瘫网站的围观者的主要动机,应该是好奇。政府信息终于从“国家机密”等字眼里走出来,白纸黑字,原原本本呈现在公众面前,这在以前是难以实现的。

只是,期待能从这些简单罗列的预算数据中,读懂政府预算的人,大概有些失望:普通民众根本看不懂专业数据,就算是能看懂数据的专业人士,他们也面临质疑乏力的问题。而公众十分关注的公款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这“三公”消费,在预算支出中也没有找到太多的踪迹。综合来看,这些公开了的政府账本,“贴近度”还是不太高,公众的监督权似乎难以落到实处。这就与政府信息公开的良好用意产生了差距,甚至,会给人以此举是否在玩“数字游戏”的印象。

其实政府信息公开,不怕数据枯燥,也不怕数据琐屑,但是最好能层次分明、一目了然。比如,大到教育总体支出,小到一张办公桌的价格,公众都希望能从公开的信息中得到答案,这是他们的权利。在这方面,把数据做实做细,应该没有技术难度。至少,“三公”消费数据的公布,不存在这一难度。唯一有难度的,是政府将所有相关数据公布出来的信心和勇气。

事实上,广州此次公开的政府部门预算信息,只是应该公开的信息中的一部分。更多应公开的信息,还在“技术难度”和“国家秘密”这些理由后面,与公众期冀的眼神“藏猫猫”。广州此举的“领跑者”角色,恰好也印证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情况的不理想状态。不但如此,从相关报道来看,有些信息公开还并非政府部门的主动意愿,而是舆论监督倒逼的结果。

当然,政府每一个进步都值得欢呼,只是这种欢呼应该被视为对公权力运作的一种鞭策。如果只把广州此举当作一个节点,那么,公众不但期望广州能将信息公开做实做细,还期望下一个信息公开者尽早出现。这样,或许才能缓解政府网络被民众点瘫的尴尬。

汤劲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