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建业冲冠未果
憾获中超季军
医生接种首针甲流疫苗
钱学森病逝
上街:集中五个月整顿干部作风新密:五个着力点夯实执政之基
温家宝看望甲流患儿和医护人员
首届中国女裤
设计大赛启幕
袁贵仁出任
教育部部长
郑州将在三年内
立法保护大遗址
绿城拉响今秋
首个寒潮警报
隋唐洛阳城遗址
公园项目昨开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将在三年内
立法保护大遗址

赵建才在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作主旨发言

郑州将在三年内

立法保护大遗址

本报洛阳专电(特派记者 张乔普)昨日下午,应邀参加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的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建才,围绕“城市核心区的大遗址保护”这一主题在论坛作主旨发言,介绍我市大遗址保护事业的发展现状、经验做法。

郑州市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遗存最集中的区域之一,目前我市共有各类文物古迹70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43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9处。国家确立的“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中,我市占了5处,包括新郑郑韩故城、新密古城寨遗址、郑州商代遗址、巩义黄冶三彩窑址和巩义宋陵,是拥有大遗址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赵建才指出,郑州市高度重视大遗址保护工作。近年来先后投入数十亿元用于郑州商城遗址保护及环境整治、巩义宋陵安全防护及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工作等;成立文物稽查大队,加强破坏文物案件的查处,进一步夯实了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基础;坚持高标准编制大遗址保护规划,先后完成了郑州商城遗址、郑韩故城遗址、新密古城寨遗址、大河村遗址等多处大遗址总体保护规划和保护展示方案的编制工作,在有效保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风貌的同时,促进城市布局优化和功能完善;将包含多个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项目在内的文化建设,作为八项重点工程之一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略,充分利用大遗址价值,提升城市品位,使大遗址保护成果惠及于民。

赵建才表示,我市将在3年内完成5处大遗址的文物保护立法工作,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