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业板跌势不止
亏损企业为何进“百强”?
寒风吹热“温暖消费”
连霍郑洛段将实现客货分离
超龄酒瓶炸伤儿童
法院调解赔偿七万
3年后建制行政村
全部拥有村邮站
河南省拉网排查
重金属污染企业
郑州企业入选国家
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以假乱真充“郎酒”
工商擒获“至尊郎”
电力工业快速发展
电源结构趋于合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亏损企业为何进“百强”?

新华社记者 张羽 晏国政

山西省企业联合会等单位日前发布该省2009年企业“百强”榜单,竟有11家亏损企业上榜;上海、河北等地近日发布的“百强”企业榜单也均有一成以上的亏损企业位列其中。

众多亏损企业进“百强”,原因在于评选“百强”的主要标准是销售额。这里似乎混淆了“大”和“强”两个概念。

一个企业强不强,主要应看其发展质量,看他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其中盈利能力是关键。销售额与盈利能力密切相关,但并不代表盈利能力,而是摊子铺得大。把盈利能力值得怀疑的企业说成“百强”,无论如何都过于勉强。

“规模效益”是我们曾经熟悉的一个概念,但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它已经不能作为评判企业好不好的标准了,企业应该追求的是“质量效益”,盈利能力是其中的主要标准。摊子铺得再大而不能盈利,非但不会给社会创造财富,还会造成资源能源无端损耗,成为社会的累赘。尤其是在中央一再强调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当下,以规模论强弱更加不合时宜。

亏损企业进“百强”,显然背离了社会对“百强”评选活动的期望,误导一些企业走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忽视核心竞争力的老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国家需要既大又强的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但绝不是选一批“伪百强”传递错误信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