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7日是“立冬”。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这是说秋季作物收晒完毕,收藏入库,一些动物也准备冬眠了。立冬前后,由于地表经过一夏的暴晒,尚有一定的热量储存,所以天气并不太冷,如果晴天,还会出现“小阳春”,这种不冷不热的气候不仅十分宜人,且对冬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当然,立冬过后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会不期而至,形成大风、降温或雨雪。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立冬”也是一个提醒人们关注气候和生活变化的一个信号。
古代诗人有不少描述立冬的诗作,明代人王稚登有一首《立冬》诗:“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秋去冬来,树叶落尽,客居他乡的旅人唯有禅月相伴,孤寂中尤显寒意。大诗人李白也有一首《立冬》,他写道:“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立冬之夜,笔墨都冻凉了,诗人只好与炉火琼浆相伴,微醉中竟将一地月光当成了雪迹……从这些诗句中,可以领略到古代的冬天要比现在冷得多。这种“冻笔”的情景,在地球气候日益变暖的今天,恐怕再难遇到了!
马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