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与钱老的一段缘分
这样喝水最健康
吃鱼真的可以补脑吗
“立冬”杂说
《怎样做大国》
楚商造就郑州的几条街
地久天长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楚商造就郑州的几条街

王瑞明 郑伟

谭崇礼与福寿街

商业老街福寿街也与楚商有关。汉口人谭崇礼在这里最早开了一家“谭记棉花商行”,专门收购棉花运往汉口转港,生意做得大,收益颇丰。但他人心地善良、乐善好施、扶贫济困,为社会老年困难群体,赠药送粮、发放衣物,为老年人多福多寿办了很多善事。这些社会慈善事业不仅使那些受到好处的人对谭掌柜感恩戴德,就是其他人也齐声赞扬。为弘扬尊老敬老这种传统美德,这条街起名时,就引用“福寿”二字名为“福寿街”。1916年绘制的《县城及四关图》上已有福寿街的记载。随着郑州商贸城的快速发展,1980年开始,将福寿街多次进行扩宽改造。现在已于敦睦路、乔家门打通,使这一繁华地区商业变得更加繁荣了。

芦澍清与钱塘里

清光绪二十三年,清政府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与比利时银行团代表签订修筑卢(卢沟桥)汉(汉口)铁路后,各地筑路大军云集郑州,在德化街以南搭棚暂住。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后,郑州车站附近,商业骤然繁荣起来,筑路大军有的留在郑州,有的在此做起小生意。民国初,这里已形成街道,地产楚商芦澍清在街东侧(原退伍办公室院内)盖了一栋两层楼房的三进院落居住,为不忘恩师刘邦骥的通力合作和帮助,便取刘曾任过浙江省钱塘县道尹的职务,留个纪念,便将这条街取名叫“钱塘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装修扩宽延伸后,将钱塘里更名为“钱塘路”。现在已是郑州最热闹、最繁华的钱塘服装批发市场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