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缅甸访问的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4日上午在首都内比都会见缅甸总理登盛,下午转道仰光会见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总书记昂山素季。
这是14年来美国高官首次访问缅甸。
自3日抵达缅甸以来,坎贝尔在多个场合释放积极信号,重复表示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领导的政府希望“改善美国和缅甸的关系”,改变以往美国政府对缅甸的“孤立”政策。
开拓——
改变孤立政策寻求对话
坎贝尔4日下午结束为期两天的访问并发表声明。美联社仰光电头的一篇报道援引坎贝尔的话说,他向缅方介绍了华盛顿的新外交政策,即改变乔治·W·布什领导的对缅孤立政策,转而寻求与缅甸的对话。
坎贝尔说,美国对缅新政策的目标主要有三点,“支持人权,释放昂山素季及其他反对派,推进民主改革”。
坎贝尔评价自己此次访缅是一个“开拓之旅”。
互动——
缅甸须作出实质性努力
当天早些时候,坎贝尔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会见了总理登盛。
坎贝尔评价,与总理登盛的会面是他今年9月在美国纽约会见到访缅甸高官的延续。9月29日,坎贝尔率美国政府代表团与缅甸科技部长吴当率领的缅甸政府代表团在纽约举行了美缅两国政府间10余年来首次高级别对话。
而9月早些时候,美国向登盛发放了入境许可,使登盛成为14年来第一位参加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大会的缅甸军政府高官。
坎贝尔说,在此次访缅过程中,他向缅方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美国做好准备采取措施,改进(两国)关系,但这一过程必须以缅甸政府也作出实质性和互动性努力为基础”。
闭门——
撇开当局会见昂山素季
坎贝尔4日下午在仰光会见了正处于限制居住的全国民主联盟总书记昂山素季。
可以注意到的是,此次会面地点位于仰光豪华的茵雅湖饭店,并非昂山素季在仰光的湖畔居所。法新社说,这是昂山素季2003年遭新一轮软禁以来首次在软禁寓所以外的地点亮相媒体。
“大家好。”64岁的昂山素季当天在结束与坎贝尔两个小时的会面后简单问候了在饭店外等待的媒体记者。她身着一身粉色传统外套,精神良好。
在过去20年间,昂山素季受监禁或软禁时间近14年。
坎贝尔没有公开与昂山素季长达两小时的对话内容,但强调“这是一次没有缅甸官方人士参加的闭门对话”。
软禁——
昂山软禁中无法参选
今年5月,美国退伍军人耶托未经缅甸政府许可,秘密潜入昂山素季在仰光的湖畔居所拜会并逗留两晚。耶托离开时遭缅方拘留,缅政府随后以违反软禁规定为由关押昂山素季。
缅甸一家法院当月11日以违反国内安全和移民法律为由判处耶托7年强制劳动和监禁,同时判处昂山素季3年监禁,但同一天,缅甸政府宣布给予昂山素季缓刑和减刑,因为考虑到“昂山素季是民族领袖昂山将军的女儿”,同时也考虑到“民族和解与民主进程”。
由于减刑后的新一轮软禁期为18个月,昂山素季因此也无法代表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参加明年的选举。
信号——
昂山破天荒出寓所
美联社评价,缅甸政府在赞赏美国政府对缅新政策的同时,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是否会解除对昂山素季的限制,但确实也表现出一些积极姿态。批准昂山素季在软禁寓所以外与美国高官私下对话本身就是一大前所未有的信号。
今年8月,与奥巴马关系亲密的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重要成员吉姆·韦布访问了缅甸,西方媒体广泛评价那次访问在美缅关系中具有“信号灯”意义。
当时,韦布不仅“领走”了获刑的美国人耶托,会见了受软禁的昂山素季,而且还“跨级别地”在首都内比都会晤了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大将。
缅方此次没有安排丹瑞大将会见坎贝尔一行。
新华社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