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中原楼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告
中国·郑州首届小商品交易博览会开幕
凤凰城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凝聚人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中国·郑州首届小商品交易博览会开幕
无缝对接
开辟小商品产业“丝绸之路”打造平台
为大学生提供创业 “孵化园”借势发力
撬动内陆财富大市场

本报记者 马晓鹏 黄晓娟

万商云集 盛况空前

为实现沿海各省小商品生产企业和中西部消费市场的无缝对接,开辟小商品产业的“丝绸之路”,“中国·郑州首届小商品交易博览会”于今日在中原采博城隆重开幕,本次展会为期6天,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展位1100个,万商云集,盛况空前。

外宾莅临

探讨未来合作项目

中国·郑州首届小商品交易博览会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河南省商务厅、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二七区政府、郑州鸿盛商贸有限公司承办。

本次展会邀请的嘉宾有厦门工商联、福建闽商投资促进中心、义乌总商会、温州总商会、韩国在华企业联合社,为了配合此次展会,金华温州商会的秘书长林绍银提前5天到达郑州,协调来自温州的参展商。

整个会场除了近20个参展类别外,外宾的助威也是现场的亮点。据博览会负责人表示,来自俄罗斯考察团海参葳航空公司中国首席代表以及中方总经理杨涛将参观“交博会”和中原采博城。

据郑州鸿盛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侯世安介绍,他们这次远道而来主要是探讨未来开通俄罗斯远东至郑州的航线项目。

无缝对接

开辟小商品产业“丝绸之路”

本次博览会的招展人员走出河南,深入广东、福建、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宣传,通过与当地厂商和商会组织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目前,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100家企业参与了此次展会,其中30%为来自广东、福建、浙江三地的厂商。参展行业包括了小电器、工艺礼品、饰品、玩具、鞋类、箱包、服装、家居用品等数十个参展类别。

林绍银认为,首届小商品交易博览会选择郑州,正是因为郑州秉承“中部崛起战略”历史机遇,在“全国性商贸中心城市”的定位基础之上,大力发展新型批发业,中原采博城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我很看好这个市场,借博览会的契机,为入驻中原提前预演。”一帆国际贸易总经理余帆笑谈。余帆和林绍银来郑州6次,他们选择中原采博城的理由如出一辙,地理位置好、规模大、设施齐全、辐射力强、优惠多。

本次博览会也给商家提供了互动、沟通、交流的平台,已进入现场布展的义乌商家认为,这次展会很及时,也很重要。“提前展示,我们好了解郑州市民的需求、消费观念以及品位,以便我们及时调整商品,满足中原人民的消费。”来自福建的参展商张先生如是说。

打造平台

为大学生提供创业 “孵化园”

据统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中原采博城招商部总经理任海音表示,中原采博城作为一家新开业的市场,计划拿出1000多个摊位,免除3年的房租。

“在全国招2000个大学生,每店两个人,直接把他们放在采博城商铺老板的位置上,采博城有一个全程跟踪队伍,专门给这些大学生上课、培训,教他们做生意,争取不让一个人掉队。”中原采博城营销总监宋媛媛说,“在3年的培训期内,有严格的管理措施,上货、进货、库存、价格都采用计算机调度,由采博城市场来决定”。

中原采博城为大学生免费提供 “大学生创业园计划”巧妙地把公益事业和商铺招商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要用三年的时间,为社会培养出2000个老板。”侯世安称。

林绍银说:“中原采博城是大学生创业就业最好的平台,是大学与企业、学生与社会对接最合适的载体。作为就业基地,他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非常有助于大学生创业之梦的实现。”

借势发力

撬动内陆财富大市场

“首届博览会,是国内外小商品品牌在中原大地首次吹响‘集结号’;是小商品生产、经销企业集中展示、扩大影响、塑造品牌、招商引资、拓展内陆大市场的绝佳商机;是名企、名牌、名家、明星共同参与、影响空前的‘群英会’;是外销型小商品生产企业进军内陆消费市场的‘避风港’,更是实现‘一级批发,汇通天下’的绝佳途径。”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向清如此评价此次博览会。

“借助郑州首届小商品交易博览会的契机,使参展商以‘中原百姓采博城’为支点,借势发力,撬动内陆财富大市场,形成品牌聚集裂变倍增效应。”本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称。

即将入住的北京客户李云海表示,采博城具有魔力,“这个地方不仅吸引了我,也吸引了我的同学、朋友前来选铺。”据他介绍,在采博城他共租有7个商铺,除此之外,他还介绍自己的朋友、同学进驻采博城。“当我了解采博城如此优惠的信息后,第一时间定下7个商铺,并迅速给我的同学、朋友打电话,他们也很快过来考察,并选择了商铺,这次小商品交易博览会我在上海的朋友也过来参观、考察。”李云海认为选择采博城没错。

本届展会运用“政府参与、企业承办、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充分展示企业形象,繁荣活跃市场,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区乃至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