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体育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曼联主场神话被终结
倔丫头雪英就是喜欢拼
省乒网中心教练选拔聘英才
比斯利暴扣绝杀魔术
埃利斯飙分难拔马刺
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成立
省青少年男排比赛古城开战
建业今日“上山”开始冬训
中方先锋丁伟告负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倔丫头雪英就是喜欢拼
兴趣是关键 勤奋加刻苦成功是个人 成长靠团队

“教练,我们现在赛前调着练呢,状态比较正常吧,16日从这边出发。”这是保存在郑州市体校女子举重主教练万春手机上的一条短信,发这条短信的人,正是不久前获得举重世锦赛女子58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的郑州姑娘李雪英。

万春收到短信时正是李雪英随国家队出征世锦赛的前夕。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周,但万春依然保存着李雪英发给他的短信。昨日,当他让记者观看这条短信的时候,老万的脸上流露着灿烂的笑容,“看到这条短信,我就知道雪英心里有数。”而当他回忆起与爱徒在一起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时,老万脸上更是写满了自豪与快乐。

姐姐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李雪英有一个姐姐,叫李雪久,她也是我省的举重名将,雪英之所以也走上举重的道路,姐姐李雪久可以说是她的领路人。

“我跟雪久以及省队几个教练的关系都不错,当时我们几个在一起闲聊,聊到雪久的妹妹雪英,就问雪久为何不让她的妹妹也练举重。当时我们也就是随便一说,但雪久真的把她妹妹雪英带到我这儿来了。”回忆起当初招收爱徒雪英的那些场景,万春不住感叹世间万物的机缘巧合。

2000年年初,李雪英被她的姐姐从平顶山舞钢市体校带到了郑州市体校,当时对举重还一无所知的李雪英便开始师从万春,踏上了举重的“修行”之路。

兴趣是关键 勤奋加刻苦

万春告诉记者,李雪英走上举重这条路,受她姐姐的影响很大,超越姐姐也成了李雪英最大的心愿。“雪英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练举重对她来说就是一种兴趣爱好,正是因为有了兴趣,雪英在训练的时候就特别起劲。”万春笑着说。

跟姐姐一样,李雪英身上也具备举重方面的天赋。“进入市体校才一年多时间,雪英在身体机能、动作协调方面就表现出了长足的进步,一看就是一块练举重的好材料。”只有天赋还是不行的,像举重这项“斤斤计较、千锤百炼”的竞技项目,训练也至关重要。“雪英训练非常刻苦,也非常勤奋,而且在训练方面就是一个倔丫头。雪英的训练从来不用督促,除了教练要求举完的重量外,她还经常加练,一个动作几组动作练不好,她就反复加练,直到练满意为止。她到省队、国家队后依然如此。”谈起爱徒雪英训练时的一丝不苟,万春很是自豪。

成功是个人 成长靠团队

李雪英的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团队的支持。“雪英是一个很懂得报恩的孩子,她知道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大家支持。她经常跟我说,非常感谢郑州市体校的领导、教练以及队友的帮助和支持。”万春说。

李雪英在郑州市体校训练了近三年的时间后,才进入到省队。万春回忆说:“雪英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市体育局李庆山局长当时正担任市体校校长,他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与其他校领导一起商议后,决定免除雪英在体校训练的全部费用。这无疑解决了雪英的后顾之忧,她也就能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去了。后来雪英到了国家队后,市体校每逢过年还经常委派我去北京看她。”

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带给李雪英就是一笔财富。万春颇有感触地说:“雪英常跟我说,她要是练不好,就对不起培养她、关心她的人。如果没有在市体校、省队、国家队的好环境,她根本不能成功。”

本报记者 陈 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