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朱德庸 把严肃藏在玩笑背后
有转折意义的两次失败
唐德刚眼中的“历史片段”
冰心与吴青:生命重叠63年间
《废都》当年遭禁内幕
学会弹性生存
楼市十年论战:谁忽悠了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楼市十年论战:谁忽悠了谁

自1998年房改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风起云涌,楼市趋势分析由于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而成为一时之“显学”。

梳理有关中国楼市发展的各种焦点言论,可以发现,房改十年来,如同浮躁的房地产业本身,决策者、学者、媒体和民众,都曾陷入浮躁的认识误区。

看涨派和看跌派

“2002年将是房地产行业的严冬,2月份甚至可能出现崩盘。”2001年12月25日,在央视访谈中,著名学者魏杰放言:“如果楼市不崩盘,我就去跳楼。”

2003年初,发改委研究员王小广推出了“泡沫论”。

“非典”疫情让在全国持续半年之久的“泡沫论”争论暂告平息。

2004年,“泡沫”争论再次火热。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则发出了最刺耳的声音:“这是最后的疯狂。随着中国的通货膨胀和美联储加息的不断发展,离‘最后算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仅仅是几个月,而不是一年。”

2006年5月,《论房地产市场十大谎言》一文再次让站在房价话题最前沿的王小广成为焦点。在央视《新闻会客厅》节目中,王小广以个人名誉担保,5年房价必跌。

有人看跌,就有人看涨。

更引人注目的是“拐点论”。

被誉为地产界领袖的王石,2007年12月提出,楼市已经开始出现“拐点”迹象。他认为,房价上升速度超过了家庭收入增长速度,连中产阶层都买不起房子了。此后王石率万科开始降价。

任志强提出相反观点:只有政策的拐点,没有房价的拐点。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也回应拐点论会误导公众,甚至误导政府。

但是房地产市场首度出现了连续高增长后的异常:断供、退房,重点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大幅减少、房地产投资增幅较大回落、60多个大中城市住宅用地流标流拍、退地。

两个男人的争斗

出人意料,多次表达“学风浮躁,在很多问题上,弄不清楚新闻娱乐和学术研究之间的区别”的学者徐滇庆,也被卷入一场房价涨跌的赌局中。

2007年7月,徐滇庆说:“如果一年后深圳房价不涨的话,我向深圳人民道歉。”

地产博客圈的名人牛刀当即设下赌局:如果明年(2008年7月11日)深圳的房价比现在高一分钱,我一定在《深圳晚报》上用整版篇幅向深圳市民道歉。

2008年7月1日,徐滇庆在其博客上贴出文章《我向深圳人民道歉》。7月8日,徐滇庆在《南方都市报》A49版的深圳新闻版刊登了道歉广告。

然而翻看近年来的房地产新闻,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关房价的争论俨然成了两个男人之间的战斗。而争论的白热化早使得参与双方的言论带有更多的感情色彩。

2006年,当王小广用他的“良心和名誉”来赌5年后房价一定下跌时,另一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藩,立即向王小广发起挑战。

董藩在挑战书中先是懊悔前一年失去了一个和某学者就上海、北京房价下跌打赌的机会。接着又表示不想再错失发财的机会,自己在学校附近买套房子,5年之后如果房价涨,王小广就赔给他这几年的价差;如果房价跌了,自己把价差补给王小广。

这边厢还没有结果时,那边厢潘石屹已和时寒冰交恶。

2007年春节期间,时寒冰的评论《潘石屹竟然如此忽悠房价》,矛头直指潘文《七大因素影响2007年房价走势》。双方由此拉开文字大战,中途由于任志强《我替小潘说几句话》博文的发表而转变成了任时之争。争论历时1月,战场覆盖了纸媒、电视台和互联网。

谁忽悠谁

住房建设部前总经济师兼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2009年6月出版《房地产这十年》一书,首次披露了有关房价争论中几个不为人知的小插曲。

“2001年~2002年间,建设部对房地产市场的走势给予了高度关注,当年组织了多次全国性的市场调研活动。记得在北京调研时,其中一个座谈会邀请了魏杰,请他谈谈自己对房地产冬天判断的依据。魏教授介绍了自己买房的感受,说自己最近在三环周围看了一大圈,没有看得中的房子。认为北京在销售的房子数量这么大,这些房子配套差、户型差、质量差,卖不出去只能炸掉。他的发言引起会场骚动,到会者议论纷纷,觉得一个经济专家,在中央电视台发表这么事关重大的讲话,怎么仅仅能依据自己转一圈看房的经历和体会,而不作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呢?有人当即和他展开争论,被我们及时劝止了。”

谢家瑾还透露:“2006年,按照汪光焘部长等领导的要求,我让副司长沈建忠和开发处长姜万荣尽快约请易宪容,认真听取他的意见。他们告诉我主要是向易宪容了解他的判断是否有什么调查资料或数据,希望能提供给我们参考。但易宪容没有提出这方面的东西,而是反复说最近自己想买房,驾车沿北京的二环、三环、四环转悠,发现到处是工地,到处灯火通明,他就此认为房地产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