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执法”
语境下的违法执法
一边“温柔亮相”,一边违法执法,这是同一语境吗?在现实中,是的。张掖路步行街是兰州的“城市名片”,为了加强管理,有关部门成立了女子执法中队和一支协管队,意在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温柔改善步行街的管理现状,但是成立两个月来,其执法行为却屡受质疑,这个原本美丽的故事如今成为一个违法执法的话题。(11月30日《工人日报》)
甫一“盛装亮相”,英姿飒爽的女子城管队员就亮出了问题,亮出了尴尬。现场“隆重”开出的第一张大额罚单,便涉嫌行政违法。按照国家的行政处罚法,对个人的现场处罚只能在50元以内,对单位的处罚不能超过1000元,但她们出手不凡,对一家专卖店现场罚款达2000元。
她们明明错了,却坚持认为自己的“温柔执法”没有错,因为她们依据的是“张掖路步行商业街管理办公室”和“张掖路步行商业街女子执法中队”联合下发的一纸通知。她们之错有二,一是罚款额超过现场处罚的限度,二是大额罚款应该履行听证程序。也就是说,她们不光拿着一纸通知和国家严肃的法律打架,而且她们执法时把程序正义也甩到一边去了。要知道,在此之前,她们还7天全封闭,进行了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知识方面的培训。让人搞不懂的是,她们一周时间到底学了些什么。
“温柔执法”变为违法执法,最错之处应是她们隐藏在管理行为、管理态度后面的管理思维。城管的“习惯”形象是暴力执法,而树立“温柔执法”的形象,不全在于温柔的言语态度,而在于“温柔”之下的公平公正,在于依法执法。形象挺光鲜,说得怪好听,执法本身却违法,狠狠地给商户“温柔”地一刀,这不纯粹是往乱处管理,意在讹人钱财吗?人的理念支配着人的行为,应当说,土皇帝思想是城市管理之大忌,拿个土政策就敢上街,扰民不说,商户们又不是傻子,他们据理力争,这乱象丛生的“温柔执法”能给城市管理带来亲和力吗?
“温柔执法”语境下的违法执法令人匪夷所思,城管制度的合法性本来就广受质疑,“温柔执法”一闪亮登场,就演变为一场闹剧,更加重了人们对其是否为合法存在的疑虑。
伊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