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地久天长
趣味诗五种
一跤跌出妙语来
《北大批判》
蚕神
平衡木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平衡木

高继恒

生活中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没有一点烦恼的人恐怕找不到。当官有当官的烦恼,为民有为民的烦恼,富人有富人的烦恼,贫者有贫者的烦恼。这大概是一种“时代病”,是人类不满足现状,对物质或精神表现出的更高的渴求和焦灼。倘若这烦恼很纯洁,很美丽,我看可视为一种忧患意识、进取精神。不然的话,若说这世间一切都美好,一切都满足,一切都皆大欢喜,我们的社会就没有必要再前进。

我当然不是要人人去烦恼,做东施效颦状,正是相反,希望并祝愿我们大家都活得轻松一些,快活一些。然而,当这纷繁忙累的世界一时还难以露出轻松快活的笑脸时,该怎么办?打麻将、进舞厅、找情人、练气功、斗鸡走狗、钓鱼玩鸟、酒馆买醉固然可以解忧,但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凡事不能太认真,要达观一些,变通一些,能忍则忍,能让则让,安时处顺,无所不可。这样讲又太消极,其实何尝不是天下第一等大实话!君不见好多领导干部家里都挂着“难得糊涂”的条幅吗?至于是真糊涂,假糊涂,还是装糊涂,那是另外一回事儿。

我过去做人就特认真,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拿到生活当中对号入座,结果常常碰壁。家里厕所坏了,就找房管所,说你们应该给修,可人家就是不修,房费照收不误。我的错误就是把应该说成了应该,以为因为怎样怎样,那么所以怎样怎样,而生活奉行的并不是规范的语言逻辑。假如我以另一种方式向人家求情,事情就会顺畅得多。应该不应该就看怎么样,说你应该不应该也应该,说你不应该应该也不应该,到底应该不应该?

再讲一个亲身经历的事件。某日读报,发现某报头版头条转载的署名为某报记者某某某的文章,竟是抄袭我创作的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当时曾想高抬贵手,放她一马,又觉赤裸裸地照抄照搬,实在欺人太甚,便投书某报,结果石沉大海。又给主办单位国家某部委写信,还是不见回信。最后斗胆给主办单位主要领导人写去一信,这位领导作了批示,结果立见功效。某报社在来信中提出几条处理意见,抄袭者来信大讲其来该市采访过程,两信均回避“抄袭”字样,只承认“录用了您的词句”。老实讲,我对这样的处理并不满意。第一,他们未承认是抄袭。第二,我要求在报纸上披露,而结局是私了。第三,某某某没有放下面子向我赔礼道歉。是继续追究,还是到此为止,有朋友息事宁人地说:“老高啊,算了,算了吧,挺好挺好的了……”一想也是,见好就收吧!在报上曝光,使编辑部难堪,那位记者名声扫地,于我个人又有什么好处?弄不好打一场官司,即使赢了,走下法庭也不是好受的。李谷一怎么样,南阳一场官司胜诉,还不是在公堂上大哭一场!这样想来我就很感谢那位领导,去信表达了感激之情,信中有云:“在当今,事情能解决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的各级领导者如都能像您这样,我们国家的状况肯定会更好些。”话不算中听,但确是实情。

事后觉得自己对这起“文案”所采取的态度比较妥当,即在认真与不认真之间。客观世界并不像主观想的那么简单,是非曲直有时难以判然分明。真的看破红尘不很容易,把一切看得很淡是种大境界。所谓参与、竞争、拼搏如果为的不是真的、善的、美的,真不如与世无争的好。无为,然后无不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李白一生放浪于山水之间,范蠡泛舟五湖都是这个意思。历代出家的尼姑、和尚,甚至到三毛之死,也无非图个彻底的超脱和清静。逃,不必,现实逃也逃不了。隐,不必,深山老林隐也隐不住。死,更不必,对不起生你养你的父母。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生命更伟大。我们活着,我们生活,我们工作,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只是为了证明:我们是人,我们活得很优美!

五个指头还不一般齐,何况纷纭万事,因此凡事还要少作比较,最好不去比较,更不可计较。一比较,问题就多了,烦恼就来了。一计较,就见满眼的不平,不平则鸣,鸣无反响,则不如不鸣,与其不鸣,不如不计较。不信,你就比较比较看:农村和城市怎么比较,工人和干部怎么比较,群众和领导怎么比较,“上班族”和个体户怎么比较,捡破烂的和拿大哥大的怎么比较,无房的和住三气儿的怎么比较,能干的和会干的怎么比较,不拍的和会舔的怎么比较,不侃的和会煽的怎么比较,其貌不扬和漂亮脸蛋怎么比较……如果公木教授和赵本山比收入,那就越比越糟糕;如果杨公骥教授和姜文比影响,那就越比越糊涂;吴式枢教授大约不会因为科研经费紧张就去质问刘晓庆你从哪里搞来那么多的钱;唐敖庆教授也不必因为一项科研成果不如一首流行歌曲走红就去和毛阿敏比试比试。好多事情不能比,没法比,横的不能比,竖的不能比,不比还挺好,一比就烦恼,“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是死重要还是活着重要?

这商品社会大的框架是定了的,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定了的,用老眼光看待新世界吃不开了,用旧思维衡量新事物行不通了。新旧接轨之际,弊端难免,我们必须适应。早适应早滋润,晚适应晚滋润,不适应不滋润。设想我们是在走平衡木,不要东张西望,不要左顾右盼,只管自己走自己的,能做出多大难度的动作就做出多大难度的动作,能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如果精神溜号,为外物所扰,失去平衡,摔伤的只是自己。

做人难,作文也难,难都难在真假二字上。我不知我属于哪一种,再写下去就真的搞糊涂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