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中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告读者
打造最权威的年度教育盛典
郑州大学
成立《中国研究生》郑州通联站
祖国您好
特别的爱 给特别的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告读者

本报从即日起开设“班主任的教育之道”,主要刊发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方面独特的教育方式、别具一格的班级文化等。如果你是一位班主任,如果你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教育方式,如果你的教育方式能让其他班主任、广大家长受到启发,那么,请告诉我们,让更多的读者分享你的教育之道。

来吧 在心情驿站里撒个欢儿

“今天妈妈表扬我了,好高兴呀!”

“今天不太高兴,昨天的家庭作业有点多,写了好长时间。”

“昨天放学回家又没看到爸爸妈妈,他们都在忙生意,一个人好孤单。”

走进二七区长江东路小学四五班教室,你每天都能看到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贴着许多写满同学们心情的精美小纸片,这就是该班全体同学的“心情驿站”。

在同学们看来,这些不写名字的小纸片,作用可大了。“我们有了高兴事,或者不高兴的事,不方便直接给家长、老师说,就写出来,贴在黑板上,心情就会好多了。有时,老师看到纸条,也会悄悄帮我们实现一些愿望。”该班学生小丽说,有一段时间,爸爸妈妈吵架了,好几天不说话,她就写了个纸条贴在黑板上。没想到,晚上放学回家,爸爸妈妈一起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一家三口有说有笑地吃了一顿饭。后来,听妈妈说是班主任孟丽丽看到她写的纸条,给妈妈打了个电话。

据孟丽丽介绍,“心情驿站”的事是她发起的。她从二年级起开始带着这个班。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心里有什么想法,就不大爱和老师说。为了及时掌握孩子们的心理变化,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孟丽丽想到,可以让孩子们每天以不署名的方式把自己的心情写下来。

如今,在她的引导下,每天在心情驿站里写一句话,成了同学们的必修课。当然,这样一来,孟丽丽却忙了起来,每天晚上她都要根据学生的心情,给一些家长打电话沟通。

在孟丽丽看来,“心情驿站”是师生沟通的一个很好的桥梁。有一天上午,她上课发现班里有点乱。她上完课随手在“心情驿站”里写下这么一句话:“今天班里真乱,搞得心里烦烦的。”下午快上课时,她来到班里,发现地上干干净净,同学们都坐在座位上认真地读书。

记者看到,一张纸条上这样写道:“因病请假,好几天没见到这群烦人的小‘东西’了,还有点想他们。”该班学生小明说:“看到这样的纸条,感觉老师把我们当成亲人、朋友了,很亲切。”

该校校长孙倩告诉记者,长江东路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家长做生意的多,大多没时间教育孩子。学校就要求老师做个有心人,在教育方式上不断创新。一个班里50多个孩子,学生的一些心理变化,老师一时难以发现。“心情驿站”是学生心情的晴雨表。老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教育、帮助学生。只要老师、家长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适当的引导,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家庭,都能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心理健康乐园。

本报记者 郭在伟 王新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